柿(Diospyros kaki Thunb.)优良品种AFLP指纹图谱构建及遗传多样性研究
| 1 引言 | 第1-15页 |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5-24页 |
| ·试验材料 | 第15-16页 |
| ·试验方法 | 第16-22页 |
| ·适于AFLP分析的柿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研究 | 第16-18页 |
| ·柿基因组DNA的鉴定方法 | 第18页 |
| ·柿AFLP分析银染技术体系的建立 | 第18-21页 |
| ·引物筛选 | 第21-22页 |
| ·电泳结果统计 | 第22页 |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2页 |
| ·供试柿品种核心种质的建立 | 第22页 |
| ·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评价 | 第22页 |
| ·主要试剂及配制 | 第22-24页 |
| ·主要试剂 | 第22页 |
| ·试剂配制 | 第22-24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58页 |
| ·适于AFLP分析的柿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 第24-28页 |
| ·不同处理的提取效果 | 第24-26页 |
| ·柿基因组DNA的提取效果 | 第26-28页 |
| ·柿AFLP分析银染技术体系的建立 | 第28-35页 |
| ·酶切 | 第28-30页 |
| ·连接 | 第30-31页 |
| ·预扩增体系 | 第31-32页 |
| ·选择性扩增体系 | 第32-33页 |
| ·柿AFLP分析银染技术体系 | 第33-35页 |
| ·引物筛选 | 第35-38页 |
| ·供试材料的AFLP指纹图谱 | 第38-47页 |
| ·多态性带 | 第38-40页 |
| ·特征带与种质鉴定 | 第40-47页 |
| ·供试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7-52页 |
| ·遗传距离 | 第47-48页 |
| ·聚类分析 | 第48-52页 |
| ·供试柿品种核心种质的构建及遗传多样性评价 | 第52-58页 |
| 4 讨论 | 第58-65页 |
| ·关于柿的AFLP分析银染技术体系 | 第58-60页 |
| ·柿优良品种的AFLP指纹图谱 | 第60-61页 |
| ·柿优良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品种鉴定 | 第61-63页 |
| ·关于柿树的核心种质 | 第63-65页 |
| 5 结论 | 第65-66页 |
| 6 参考文献 | 第66-74页 |
| 7 附录 | 第74-85页 |
| 8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5-86页 |
| 9 作者简历 | 第86-88页 |
| 10 致谢 | 第88-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