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摩托车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我国摩托车企业国际化的动因 | 第11-24页 |
第一节 我国摩托车行业的发展态势 | 第11-15页 |
一、 我国摩托车企业缺乏自主开发能力 | 第11-12页 |
二、 国内城市摩托车市场萎缩,生产能力过剩 | 第12-13页 |
三、 拥有强大的零部件生产能力和健全的配套系统 | 第13页 |
四、 产品品质达到国际水平,成本优势明显 | 第13-14页 |
五、 行业集中度偏低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国内竞争的国际化 | 第15-21页 |
一、 当今世界摩托车生产格局 | 第15-18页 |
二、 日本摩托车企业的中国战略 | 第18-21页 |
第三节 我国摩托车企业国际化的主要驱动力量 | 第21-24页 |
一、 国内摩托车市场限制了我国摩托车企业的发展 | 第21-22页 |
二、 海外摩托车市场空间广阔 | 第22页 |
三、 国际摩托车企业的竞争压力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我国摩托车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目标定位 | 第24-39页 |
第一节 企业国际化的基本理论 | 第24-33页 |
一、 国际贸易理论 | 第24-27页 |
二、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第27-30页 |
三、 企业国际化理论 | 第30-33页 |
第二节 我国摩托车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基本目标 | 第33-36页 |
一、 巩固及扩大海外市场份额 | 第35页 |
二、 获取摩托车核心技术 | 第35页 |
三、 获取组织管理能力 | 第35-36页 |
四、 融入跨国公司的生产体系 | 第36页 |
第三节 构筑我国摩托车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 第36-39页 |
第三章 进入方式与区位选择 | 第39-46页 |
第一节 我国摩托车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选择 | 第39-42页 |
一、 独资方式与合资方式的选择 | 第39-41页 |
二、 新建与并购的选择 | 第41-42页 |
第二节 我国摩托车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策略 | 第42-46页 |
一、 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 第42-44页 |
二、 我国摩托车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进入策略 | 第44-46页 |
第四章 我国摩托车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关键环节 | 第46-59页 |
第一节 建立全球成本领先地位 | 第46-48页 |
一、 努力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 | 第47页 |
二、 技术研发环节成本控制 | 第47页 |
三、 采购环节成本控制 | 第47-48页 |
四、 生产制造环节成本控制 | 第48页 |
五、 分销环节的成本控制 | 第48页 |
第二节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 第48-52页 |
一、 我国摩托车企业的创新模式 | 第49-51页 |
二、 海外研发机构的建立模式 | 第51页 |
三、 建立全球学习能力 | 第51-52页 |
四、 建立创新机制的制度保障 | 第52页 |
第三节 品牌全球化和营销当地化 | 第52-55页 |
第四节 全球价值活动一体化 | 第55-59页 |
一、 协调全球一体化和当地响应双重压力 | 第56-58页 |
二、 建立适应全球化的组织结构 | 第58-59页 |
总结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后记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