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9页 |
表目录 | 第9-10页 |
图目录 | 第10-12页 |
摘要 | 第12-13页 |
Abstract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4页 |
§1.1 引言 | 第14-15页 |
§1.2 传感器资源管理 | 第15-18页 |
·传感器资源管理问题分类 | 第15-16页 |
·相控阵雷达资源管理 | 第16页 |
·雷达组网中的传感器管理 | 第16-18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相控阵雷达资源管理的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雷达组网中传感器管理的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2-24页 |
第二章 相控阵雷达模型及资源管理环境 | 第24-53页 |
§2.1 引言 | 第24页 |
§2.2 单脉冲比的统计特性分析 | 第24-37页 |
·I、Q正交双通道接收模型 | 第25-28页 |
·单脉冲比的条件概率分布 | 第28-31页 |
·目标单独存在时的DOA估计 | 第31-33页 |
·SOJ单独存在时的DOA估计 | 第33-35页 |
·目标与SOJ同时存在时的DOA估计 | 第35-37页 |
§2.3 相控阵雷达模型 | 第37-46页 |
·天线方向图 | 第38-42页 |
·雷达参数和波形 | 第42-43页 |
·距离量测 | 第43-44页 |
·和、差通道电压 | 第44-45页 |
·单脉冲处理 | 第45-46页 |
§2.4 电子干扰环境及模型 | 第46-50页 |
·雷达对抗措施一:SOJ干扰模型 | 第47-49页 |
·雷达对抗措施二:RGPO干扰模型 | 第49-50页 |
§2.5 算法的性能评估指标 | 第50-5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三章 相控阵雷达的自适应资源管理 | 第53-103页 |
§3.1 引言 | 第53-54页 |
§3.2 基于IMM/MPDAF的目标跟踪算法 | 第54-62页 |
·修正PDAF算法(MPDAF) | 第55-57页 |
·目标IMM/MPDAF跟踪算法 | 第57-60页 |
·目标运动模型 | 第60-62页 |
§3.3 自适应采样间隔和波束指向 | 第62-68页 |
·高斯分布的双侧分位数 | 第62-63页 |
·预测标准差门限 | 第63-65页 |
·采样间隔和波束指向 | 第65-68页 |
§3.4 抑制SOJ型干扰 | 第68-77页 |
·干扰因子的估计 | 第68-70页 |
·自适应检测门限 | 第70页 |
·目标RCS均值的估计 | 第70-72页 |
·自适应波形选择 | 第72-74页 |
·对SOJ的无源跟踪 | 第74-77页 |
§3.5 抑制RGPO型干扰 | 第77-84页 |
·鉴别RGPO干扰 | 第77-80页 |
·鉴别算法的性能比较 | 第80-83页 |
·抑制RGPO假目标量测 | 第83-84页 |
§3.6 典型目标测试航路 | 第84-88页 |
§3.7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88-102页 |
·仿真结构和参数设计 | 第88-91页 |
·四种条件下的性能比较 | 第91-100页 |
·对资源管理算法的参数控制 | 第100-101页 |
·不同RCS起伏模型的性能比较 | 第101-102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第四章 集中式雷达组网资源管理 | 第103-135页 |
§4.1 引言 | 第103页 |
§4.2 基于协方差控制的传感器管理框架 | 第103-107页 |
·传感器管理的优化模型 | 第103-105页 |
·矩阵度量 | 第105-107页 |
§4.3 集中式融合算法 | 第107-111页 |
·量测扩维处理 | 第107-109页 |
·并行滤波算法 | 第109-110页 |
·序贯滤波算法 | 第110页 |
·数据压缩算法 | 第110-111页 |
§4.4 稳态传感器分配算法 | 第111-116页 |
·预测协方差矩阵的Riccati方程 | 第111-112页 |
·稳态传感器分配算法 | 第112-113页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113-116页 |
§4.5 自适应传感器分配算法 | 第116-127页 |
·基于信息增益的传感器分配(IGSA)算法 | 第116-117页 |
·协方差自适应的传感器分配(CASA)算法 | 第117-118页 |
·算法的性能评估 | 第118-120页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120-127页 |
§4.6 组网变采样间隔算法和联合管理算法 | 第127-131页 |
·期望预测协方差外推(DPCE)算法 | 第127-128页 |
·期望协方差外推(DCE)算法 | 第128页 |
·联合自适应传感器管理算法 | 第128-129页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129-131页 |
§4.7 几个有关问题的讨论 | 第131-134页 |
·多目标分配时的计算量问题 | 第131-132页 |
·量纲问题 | 第132-133页 |
·期望协方差的选取 | 第133页 |
·滤波器的一致性问题 | 第133-134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134-135页 |
第五章 分布式雷达组网资源管理 | 第135-152页 |
§5.1 引言 | 第135页 |
§5.2 分布式融合算法 | 第135-141页 |
·系统描述 | 第135-136页 |
·有反馈信息的分布式估计 | 第136-139页 |
·节点间的分布式估计 | 第139-141页 |
§5.3 传感器级跟踪结构下的分布式联合管理 | 第141-145页 |
·传感器级跟踪结构下的协方差控制 | 第141-142页 |
·传感器级跟踪结构下的分布式联合管理算法 | 第142-143页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143-145页 |
§5.4 完全分布式网络中的传感器管理 | 第145-150页 |
·完全分布式网络中的联合管理算法 | 第145-148页 |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148-15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50-152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152-155页 |
致谢 | 第155-156页 |
参考文献 | 第156-167页 |
附录A 两随机变量联合累积量计算联合矩的公式推导 | 第167-169页 |
附录B 单脉冲比的统计特性推导 | 第169-181页 |
B1 测量幅度相位与单脉冲比I、Q分量的联合条件分布密度 | 第169-171页 |
B2 单脉冲比I、Q分量的联合特征函数 | 第171-173页 |
B3 单脉冲比I、Q分量的一、二阶矩 | 第173-178页 |
B4 同相单脉冲比期望的最大似然估计及方差 | 第178-179页 |
B5 干噪比的最大似然估计及方差 | 第179-181页 |
附录C 修正PDA算法的推导 | 第181-186页 |
C1 修正PDA算法的状态估计和协方差 | 第181-184页 |
C2 修正PDA算法非参数模型的关联事件概率 | 第184-186页 |
附录D 干扰条件下虚警概率和检测概率的公式推导 | 第186-194页 |
D1 虚警概率的计算公式 | 第186页 |
D2 目标RCS起伏模型为Swerling Ⅰ型的检测概率 | 第186-190页 |
D3 目标RCS起伏模型为Swerling Ⅲ型的检测概率 | 第190-194页 |
附录E 奇异值分解度量性质的证明 | 第194-19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第1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