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特许权合约设计的经济分析
题名页 | 第1-4页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4-5页 |
前言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图表目录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43页 |
·基础设施特许经营 | 第13-18页 |
·基础设施特许经营的概念 | 第13-15页 |
·基础设施特许经营的形式 | 第15-16页 |
·政府实行特许经营的目标 | 第16-18页 |
·基础设施特许经营的复杂性 | 第18-20页 |
·特许权合约设计的概念 | 第20-23页 |
·合约经济分析的主要问题 | 第20-21页 |
·合约设计经济分析的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合约设计经济分析的意义 | 第22-23页 |
·特许权合约中政府的控制工具 | 第23-24页 |
·研究现状 | 第24-41页 |
·文献综述 | 第24-39页 |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39-41页 |
·本文研究范围、方法与主要内容 | 第41-43页 |
·研究范围 | 第41页 |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 第41-43页 |
第二章 基础设施特许权合约参数分析 | 第43-67页 |
·特许权合约中的服务定价 | 第43-51页 |
·影响基础设施服务定价的因素 | 第43-47页 |
·非成本定价管制模式 | 第47-49页 |
·特许权项目的服务定价特点 | 第49-50页 |
·特许权合约中政府一方的支付分析 | 第50-51页 |
·特许权期限和投资补偿 | 第51-57页 |
·特许权期限 | 第51-52页 |
·特许权期限的影响因素 | 第52-55页 |
·特许权期限安排与投资激励 | 第55-57页 |
·投资回报率与资本结构 | 第57-62页 |
·资本回报率与资产回报率 | 第57-58页 |
·资本结构安排 | 第58-59页 |
·资本结构形成的博弈过程 | 第59-61页 |
·特许权合约与资本结构的关系 | 第61-62页 |
·政府担保与支持 | 第62-65页 |
·政府担保 | 第63页 |
·政府参与投资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三章 基础设施特许权合约的报酬设计 | 第67-85页 |
·假设条件与预备知识 | 第67-69页 |
·报酬设计的假设条件 | 第68-69页 |
·报酬设计与风险分配 | 第69页 |
·固定需求量条件下的报酬设计 | 第69-75页 |
·特许权人为风险中性的报酬设计 | 第70-72页 |
·特许权人为风险厌恶的报酬设计 | 第72-75页 |
·需求量变动条件下的报酬设计 | 第75-81页 |
·特许权人为风险中性的报酬设计 | 第77-79页 |
·特许权人为风险厌恶的报酬设计 | 第79-81页 |
·担保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 第81-84页 |
·需求量独立于价格变动的情况 | 第81-82页 |
·对政府担保条件下收费水平的讨论 | 第82-83页 |
·对收入的分年度担保水平分析 | 第83-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四章 特许权竞争与履约分析 | 第85-103页 |
·特许权项目招投标分析 | 第85-92页 |
·招标参数的选择 | 第85-87页 |
·特许权项目招标模式 | 第87页 |
·过度竞争问题 | 第87-89页 |
·拍卖与投标模型分析 | 第89-92页 |
·特许权竞争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特殊性 | 第92-94页 |
·合约不完全问题 | 第94-98页 |
·合约不完全的后果 | 第94-95页 |
·不完全合约的履行机制 | 第95-96页 |
·合约不完全性对报酬设计的影响 | 第96-98页 |
·承诺不可信问题 | 第98-102页 |
·承诺不可信的原因 | 第98-100页 |
·承诺不可信对特许权竞争的影响 | 第100-102页 |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第五章 基础设施特许权合约设计的数值模拟 | 第103-123页 |
·特许权合约设计的数值模拟方法 | 第103-106页 |
·NPV概率分布图方法 | 第103-104页 |
·特许权合约设计的本质 | 第104-105页 |
·特许权合约设计的数值模拟方法 | 第105页 |
·数值模拟方法的步骤 | 第105-106页 |
·算例 | 第106-122页 |
·算例项目 | 第106-107页 |
·净现值模型 | 第107-108页 |
·对变量和参数的分析 | 第108-110页 |
·模拟分析 | 第110-115页 |
·特许权合约设计的参数选择 | 第115-118页 |
·贷款风险的模拟分析 | 第118-121页 |
·对担保的分析 | 第121-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2-12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3-128页 |
·主要结论 | 第123-125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25-126页 |
·展望 | 第126-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3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第135-136页 |
致谢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