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二、研究意义及研究的目的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一、国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页 |
三、基于政府管理视角对广西中小企业发展研究的综述 | 第12-14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本研究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第16-21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一、政府管理 | 第16页 |
二、中小企业 | 第16-17页 |
三、政府管理创新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政府管理创新的相关理论 | 第18-21页 |
一、制度创新理论 | 第18-19页 |
二、公共服务理论 | 第19页 |
三、重塑政府理论 | 第19-20页 |
四、公共选择理论 | 第20页 |
五、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广西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21-28页 |
第一节 广西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 第21-24页 |
一、区位环境分析 | 第21-22页 |
二、宏观政策分析 | 第22-23页 |
三、产业结构分析 | 第23-24页 |
第三节 广西中小企业发展的内部环境分析 | 第24-28页 |
一、人才储备不足 | 第24-25页 |
二、融资的能力不足 | 第25-26页 |
三、企业创新能力不强 | 第26-28页 |
第四章 中小企业发展中广西政府在管理方面的创新 | 第28-36页 |
第一节 政府管理创新与中小企业的发展的关系 | 第28-29页 |
一、政府管理对于中小企业的影响 | 第28页 |
二、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政府管理创新的作用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广西政府对中小企业发展扶持途径的变化分析 | 第29-31页 |
一、金融方面 | 第29-30页 |
二、技术方面 | 第30页 |
三、人才方面 | 第30-31页 |
四、优惠政策制定方面 | 第31页 |
第三节 在中小企业管理中政府管理创新的比较分析 | 第31-36页 |
一、苏州模式”与“温州模式”特色发展分析 | 第31-32页 |
二、广西区政府中小企业管理创新与苏州模式、温州模式的对比分析 | 第32-33页 |
三、广西政府对中小企业管理的创新之处 | 第33-36页 |
第五章 政府对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 第36-44页 |
第一节 政府对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不足 | 第36-40页 |
一、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体系不健全 | 第36页 |
二、政府与中小企业的沟通渠道有待改进 | 第36-37页 |
三、政策的实施监控机制不完善 | 第37-38页 |
四、政府法制管理服务意识和效率薄弱 | 第38-39页 |
五 政府制定的融资政策门槛过高,创新力度不强 | 第39页 |
六 政府创新管理方向的思维狭隘 | 第39-40页 |
第二节 政府管理创新不足的原因分析 | 第40-44页 |
一、原有的官僚体制的影响 | 第40页 |
二、政府管理的思维定式 | 第40-41页 |
三、政府缺少对企业实际的深入调查 | 第41-42页 |
四、对创新资源缺少规划和整合 | 第42页 |
五、政府对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中介组织管理不到位 | 第42-44页 |
第六章 政府管理创新促进广西中小企业发展 | 第44-53页 |
第一节 政府应树立正确的管理创新的理念 | 第44页 |
第二节 政府管理创新的基本要求 | 第44-46页 |
一、立足实践、贴近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 第44-45页 |
二、有系统性、可操作性 | 第45页 |
三、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内容的优化 | 第45-46页 |
第三节 制定广西政府管理创新的评价指标 | 第46-47页 |
第四节 利用广西的优势,制定与广西区情况相符的激励政策 | 第47-48页 |
第五节 利用现有的条件建立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新型服务体系 | 第48-50页 |
第六节 政府应建立中小企业的评价体系,并建立中小企业与政府的沟通渠道 | 第50-51页 |
第七节 政府应建立适当、适合广西中小企业的金融“绿色服务”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后记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