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一、 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 | 第11-25页 |
(一) 毛泽东中国现代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第11-16页 |
1 、 提出实现工业化的口号 | 第11-12页 |
2 、 认为中国的现代化是以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环节的工业化 | 第12-14页 |
3 、 强调现代化是以先进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四个现代化 | 第14-16页 |
(二)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 | 第16-25页 |
1 、 艰难而曲折的探索历程 | 第17-21页 |
2 、 探索道路上的失误与缺陷 | 第21-25页 |
二、 毛泽东中国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5-51页 |
(一) 中国现代化实现的先决条件 | 第25-29页 |
1 、 实现国家统一、民族独立,为中国的现代化扫清障碍 | 第25-27页 |
2 、 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的现代化开辟前景 | 第27-29页 |
(二)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选择和政治保证 | 第29-36页 |
1 、 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现代化建设之路 | 第29-32页 |
2 、 加强政治文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现代化建设环境 | 第32-36页 |
(三) 中国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步骤设计 | 第36-41页 |
1 、 实现四个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 | 第36-39页 |
2 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赶上世界发达国家先进水平 | 第39-41页 |
(四) 中国现代化的战略布局和发展动力 | 第41-46页 |
1 、 协调产业和区域之间的经济,在综合平衡中求发展 | 第41-44页 |
2 、 进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和完善,推动中国现代化的顺利进行 | 第44-46页 |
(五) 中国现代化的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 | 第46-51页 |
1 、 生产资料所有制体系的思考 | 第46-48页 |
2 、 经济管理体制中的探讨 | 第48-51页 |
三、 毛泽东中国现代化思想的理论价值 | 第51-60页 |
(一)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 | 第51-55页 |
1 、 为中国现代化开辟了一条现实之路 | 第51-53页 |
2 、 解决了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性难题 | 第53-55页 |
(二) 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基础与先导 | 第55-60页 |
1 、 为邓小平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理论提供了启发性的思路 | 第55-56页 |
2 、 为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战略构思提供了原则性的指导 | 第56-60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后记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