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灌丛的固碳功能 | 第13-14页 |
·灌丛固碳功能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 | 第14-16页 |
·保持荒漠大气的水汽平衡 | 第14-15页 |
·防水土流失 | 第15页 |
·改善土壤 | 第15页 |
·防风固沙 | 第15-16页 |
·灌丛生物量与碳储量的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的重要性 | 第16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灌丛生物量估算方法 | 第17-18页 |
·灌丛生物量计算方法 | 第17页 |
·灌木生物量及碳储量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影响灌丛植被碳储量的因素 | 第18页 |
·灌丛碳储量的动态分析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指数路线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1-27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21-22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2-27页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第27-31页 |
·新疆概况 | 第27-28页 |
·气候资源 | 第27页 |
·森林资源 | 第27-28页 |
·草地和植物资源 | 第28页 |
·实验区域概况 | 第28-31页 |
·准噶尔盆地概况 | 第28-29页 |
·焉耆盆地概况 | 第29页 |
·吐鲁番盆地概况 | 第29页 |
·实验样地基本信息 | 第29-31页 |
第四章 灌丛群落概述与研究方法 | 第31-36页 |
·新疆灌木群落的分布 | 第3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1-36页 |
·样地与测定项目 | 第32页 |
·灌丛群落与生物量调查 | 第32-34页 |
·群落调查 | 第33页 |
·地上生物量调查 | 第33页 |
·凋落物总量调查 | 第33-34页 |
·灌木地下 (根系) 生物量调查 | 第34页 |
·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34页 |
·灌丛生物量估算 | 第34-35页 |
·灌丛碳储量估算方法 | 第35-36页 |
第五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6-54页 |
·新疆各类灌木的生物量 | 第36-44页 |
·初步统计变量分析 | 第36-40页 |
·灌丛各器官的生物量计算 | 第40-41页 |
·新疆各类灌丛的含水率特征 | 第41-43页 |
·新疆灌木生物量计算 | 第43-44页 |
·新疆各类灌丛的生物量方程 | 第44-50页 |
·生物量方程的建立 | 第44-46页 |
·灌木生物量与灌丛冠幅、D2H 和 C*H 的相关分析 | 第46-50页 |
·新疆主要灌丛的含碳率值和碳储量 | 第50-54页 |
·确定灌丛含碳率值 | 第50页 |
·新疆灌丛碳储量和碳密度计算 | 第50页 |
·生物量估计 | 第50-53页 |
·碳储量估计 | 第53-5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表 | 第59-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