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7页 |
·引言 | 第11页 |
·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 | 第11-13页 |
·纳米材料的发展与现状 | 第13-16页 |
·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6-18页 |
·纳米管的生长 | 第16-17页 |
·纳米线的生长 | 第17-18页 |
·纳米带的生长 | 第18页 |
·一维纳米材料的应用研究 | 第18-20页 |
·纳米管的应用研究 | 第19页 |
·纳米线的应用研究 | 第19-20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20-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7页 |
第2章 实验方法和设备 | 第27-33页 |
·水热法一维纳米结构的合成设备 | 第27页 |
·样品成分、形貌、结构分析方法和原理 | 第27-30页 |
·X射线衍射实验(XRD) | 第27-28页 |
·扫描电镜(SEM)形貌分析 | 第28页 |
·透射电镜(TEM)、高分辨电镜(HRTEM)和选区电子衍射实验 | 第28页 |
·电子能量损失谱成分分析(EELS) | 第28-30页 |
·X射线能量色散谱成分分析(EDS) | 第30页 |
·光学性质和电子结构分析方法 | 第30-31页 |
·激光拉曼光谱法 | 第30-31页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第3章 层间距可变氧化钒纳米管生长机和结构分析 | 第33-48页 |
·引言 | 第33-34页 |
·实验材料和过程 | 第34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4-46页 |
·不同模板剂氧化钒纳米管的形貌和层间距 | 第34-38页 |
·氧化钒纳米管结构分析 | 第38-43页 |
·氧化钒纳米管生长机理和模型 | 第43-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第4章 两种不同结构的铌酸钾纳米管水热合成和结构分析 | 第48-62页 |
·K_(4-x)H_xNb_6O_(17)纳米管生长和结构分析 | 第48-57页 |
·引言 | 第48-49页 |
·材料及测试方法 | 第49页 |
·合成方法和过程 | 第49-50页 |
·纳米管形貌和成分分析 | 第50-51页 |
·纳米管结构分析 | 第51-55页 |
·纳米管生长机理分析 | 第55-57页 |
·层间距可调铌酸钾纳米管水热合成 | 第57-60页 |
·引言 | 第57页 |
·实验材料和合成过程 | 第57页 |
·层间距可调纳米管电镜分析 | 第57-59页 |
·层间距可调纳米管生长机理分析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2页 |
第5章 氧化钛纳米管的生长、结构和光学性质研究 | 第62-76页 |
·引言 | 第62-63页 |
·纳米管合成方法与过程 | 第63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3-73页 |
·氧化钛纳米管的成分和行貌分析 | 第63-65页 |
·氧化钛纳米管结构分析 | 第65-70页 |
·纳米管生长过程及机理研究 | 第70-71页 |
·纳米管激光拉曼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第71-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第6章 K_2Ti_6O_(13)纳米线的生长、结构和物性分析 | 第76-90页 |
·引言 | 第76-77页 |
·实验 | 第77页 |
·实验材料及合成过程 | 第77页 |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77-88页 |
·纳米线形貌和成分分析 | 第77-78页 |
·纳米线结构分析 | 第78-84页 |
·纳米线生长过程和生长机理研究 | 第84-87页 |
·纳米线的光学性质和带隙 | 第87-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0页 |
第7章 结论 | 第90-94页 |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 第90-91页 |
·下一步工作计划 | 第91-94页 |
硕士期间主要工作和发表论文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