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枣多糖的提取分离与脱色研究
第1章 综述 | 第1-19页 |
·大枣资源的开发现状 | 第7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7-12页 |
·大枣化学成份的研究 | 第7-8页 |
·大枣的特殊药理作用 | 第8-9页 |
·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 第9-11页 |
·大枣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 第11-12页 |
·国外多糖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植物多糖的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大枣多糖的药理研究现状及开发前景 | 第15-17页 |
·大枣多糖提取工艺流程 | 第17-18页 |
·大枣多糖提取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第2章 大枣多糖溶剂浸提研究 | 第19-31页 |
·天然植物有效成分提取方法综述 | 第19-21页 |
·中草药药用成分提取分离与精制遵循的原则 | 第19页 |
·溶剂的选择原则 | 第19-20页 |
·浸提速率的影响因素 | 第20-21页 |
·多糖的提取方案设计 | 第21-30页 |
·多糖的提取方法 | 第21-22页 |
·多糖的分析方法 | 第22-23页 |
·多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3-24页 |
·实验内容 | 第24-25页 |
·实验步骤 | 第25页 |
·实验条件的选择 | 第25-3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1页 |
第3章 大枣多糖的微波浸提研究 | 第31-41页 |
·实验的内容与目的 | 第31页 |
·微波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进展 | 第31-35页 |
·微波提取的原理 | 第31-32页 |
·微波的功率 | 第32页 |
·介质损失 | 第32页 |
·离子传导 | 第32-33页 |
·偶极子转动 | 第33页 |
·微波在植物提取中的应用现状 | 第33-35页 |
·微波提取实验方案设计 | 第35-40页 |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35-36页 |
·微波提取单因素实验 | 第36-38页 |
·微波浸提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38-39页 |
·微波提取与传统溶剂提取收率的比较 | 第39-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41页 |
第4章 大枣多糖脱色工艺研究 | 第41-49页 |
·实验目的 | 第41页 |
·脱色方法的选择 | 第41-42页 |
·脱色原理 | 第42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42-43页 |
·实验仪器 | 第42-43页 |
·实验所用试剂 | 第43页 |
·H_2O_2脱色工艺单因素实验条件的确定 | 第43-45页 |
·H_2O_2用量对多糖液脱色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温度、脱色时间对多糖液脱色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H_2O_2脱色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45-47页 |
·H_2O_2用量对多糖稳定性的影响 | 第47-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49页 |
第5章 大枣多糖浸提过程的动力学模型 | 第49-55页 |
·浸提模型的建立及其意义 | 第49页 |
·浸泡机理与数学模型 | 第49-54页 |
·浸提过程机理 | 第49-50页 |
·基本假设 | 第50页 |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50-5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4-5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1 内扩散模型计算程序 | 第60-61页 |
附录2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