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9页 |
·大区互联电网AGC研究的意义 | 第10-13页 |
·大区互联电网AGC功能的提出 | 第10-11页 |
·电力市场对大区互联电网AGC功能的挑战 | 第11-13页 |
·国内大区互联电网AGC的研究状况及展望 | 第13-15页 |
·国内大区互联电网AGC产品生产商现状 | 第14-15页 |
·国外大区互联电网AGC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 第15-17页 |
·国外大区互联电网AGC辅助服务的研究状况 | 第15-16页 |
·国外大区互联电网AGC控制和考核标准研究状况 | 第16页 |
·国外大区互联电网AGC产品生产商状况 | 第16-17页 |
·本文所作的工作 | 第17-19页 |
第2章 大区互联电网自动发电控制基本理论 | 第19-31页 |
·自动发电控制AGC基本原理 | 第19-22页 |
·自动发电控制AGC的一般过程 | 第19-20页 |
·自动发电控制AGC中ACE的计算 | 第20-22页 |
·自动发电控制AGC硬软件技术 | 第22-27页 |
·自动发电控制AGC的硬软件技术 | 第22-24页 |
·自动发电控制AGC产品CC2000功能 | 第24-26页 |
·自动发电控制AGC的DPG技术 | 第26-27页 |
·现代控制理论在负荷频率控制中的应用 | 第27-31页 |
·最优控制理论在LFC的应用 | 第27-29页 |
·变结构滑膜控制理论在LFC的应用 | 第29页 |
·超导磁储能(SMES)在LFC的应用 | 第29-30页 |
·神经网络控制理论在LFC的应用 | 第30页 |
·短期负荷预测频率控制在LFC的应用 | 第30-31页 |
第3章 大区互联电网自动发电控制性能标准及仿真研究 | 第31-55页 |
·引言 | 第31-32页 |
·北美自动发电控制性能标准 | 第32-44页 |
·北美新旧控制性能标准比较 | 第32页 |
·控制性能标准CPS(Control Performance Standard) | 第32-36页 |
·扰动控制标准DCS(Disturbance Control Standard) | 第36-39页 |
·频率响应标准FRS(Frequency Response Standard) | 第39-41页 |
·时间控制标准TCS(Time Control Standard) | 第41-42页 |
·自动发电控制标准(Auto Generation Control Standard) | 第42-44页 |
·无意交换功率标准(Inadvertent Interchange Standard) | 第44页 |
·北美与欧洲自动发电控制性能标准比较 | 第44-46页 |
·基于CPS/DCS标准的大区互联电网AGC控制策略研究 | 第46-54页 |
·基于CPS/DCS标准的AGC辅助控制器原理 | 第46-51页 |
·仿真研究 | 第51-54页 |
·结论与探讨 | 第54-55页 |
第4章 电力市场中大区互联电网自动发电控制 | 第55-66页 |
·引言 | 第55-56页 |
·电力市场中AGC的数学模型 | 第56-60页 |
·电力市场主要三种交易合同模式 | 第56-58页 |
·经典自动发电控制AGC数学模型 | 第58-59页 |
·电力市场自动发电控制AGC数学模型 | 第59-60页 |
·仿真研究 | 第60-64页 |
·结论与探讨 | 第64-66页 |
第5章 电力市场中大区互联电网AGC辅助服务市场 | 第66-79页 |
·引言 | 第66-69页 |
·国外电力市场中AGC辅助服务支付的比较研究 | 第69-74页 |
·美国新英格兰电力市场AGC辅助服务市场分析 | 第69-73页 |
·英国电力市场AGC辅助服务市场分析 | 第73-74页 |
·我国电力市场AGC辅助服务市场探讨 | 第74-78页 |
·辅助服务的获取与定价方法探讨 | 第74-76页 |
·AGC辅助服务市场探讨 | 第76-78页 |
·结论与探讨 | 第78-79页 |
第6章 神经网络在大区互联电网自动发电控制的应用 | 第79-87页 |
·引言 | 第79-80页 |
·自动发电控制中的神经网络控制数学模型 | 第80-82页 |
·仿真研究 | 第82-86页 |
·结论与探讨 | 第86-87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7-91页 |
·一般性结论 | 第87-88页 |
·未来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 第88-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发表论文 | 第95-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