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5页 |
第一章 川东、南地区中等城市区域地理、经济状况概述 | 第15-31页 |
第一节 川东、南地区中等城市体系结构 | 第15-19页 |
第二节 川南区域与中等城市发展概况 | 第19-23页 |
一、 区域经济、地理概述 | 第19-20页 |
二、 区内中等城市发展概述 | 第20-23页 |
第三节 川东北地区中等城市发展概况 | 第23-27页 |
一、 区域经济、地理概述 | 第24-25页 |
二、 区内中等城市发展概述 | 第25-27页 |
第四节 重庆经济区(川东)中等城市发展概况 | 第27-31页 |
一、 区域经济、地理概述 | 第27-28页 |
二、 区内中等城市发展概述 | 第28-31页 |
第二章 20世纪前半期川东、南地区中等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重庆开埠通商-1949) | 第31-53页 |
第一节 重庆开埠至抗日战争前川东、南地区中等城市的发展 | 第31-37页 |
一、 城市人口及职业结构的演进 | 第32-34页 |
二、 城市经济的发展 | 第34-37页 |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川东、南地区中等城市的发展 | 第37-43页 |
一、 抗日战争时期川东、南地区城市工业发展的特点 | 第39-42页 |
二、 传统产业与城市的发展 | 第42-43页 |
三、 抗战时期城市交通建设的发展 | 第43页 |
第三节 川东、南地区中等城市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 第43-48页 |
第四节 近代川东、南地区城市发展的个案研究 | 第48-53页 |
一、 传统型工业中等城市-“盐城”自贡在近代的发展特点 | 第48-50页 |
二、 川东中心城市-万县在近代的崛起 | 第50-53页 |
第三章 建国后川东南地区中等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1949-改革开放初) | 第53-96页 |
第一节 建国后川南地区及中等城市的发展 | 第54-71页 |
一、 城市人口与职业结构变动趋势 | 第54-57页 |
二、 城市经济的变动与发展 | 第57-67页 |
三、 城市建设与规划发展 | 第67-71页 |
第二节 建国后川东北地区及中等城市的发展 | 第71-86页 |
一、 城市人口与职业结构变动趋势 | 第71-75页 |
二、 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 | 第75-84页 |
三、 城市的建设与规划发展 | 第84-86页 |
第三节 重庆经济区(川东)地区的万、涪中等城市发展极 | 第86-96页 |
一、 城市人口与职业结构 | 第86-89页 |
二、 城市经济的变动与发展 | 第89-93页 |
三、 城市的建设与规划发展 | 第93-96页 |
第四章 新时期川东南地区中等城市与区域的发展(改革开放后一至今) | 第96-144页 |
第一节 川南地区的中等城市的发展与思考 | 第97-116页 |
一、 新时期内江城市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 第98-105页 |
二、 新时期自贡城市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 第105-109页 |
三、 新时期宜宾城市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 第109-112页 |
四、 新时期泸洲城市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 第112-116页 |
第二节 川东北地区的中等城市的发展与思考 | 第116-133页 |
一、 新时期南充城市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 第117-123页 |
二、 新时期遂宁城市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 第123-130页 |
三、 新时期达州城市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 第130-133页 |
第三节 重庆经济区(川东)中等城市的发展及思考 | 第133-144页 |
一、 新时期万县城市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 第133-137页 |
二、 新时期涪陵城市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 第137-144页 |
第五章 (结语)新世纪川东、南地区中等城市发展的思考及展望 | 第144-1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