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5页 |
第一章 世界贸易组织与金融服务贸易协议简介 | 第15-25页 |
第一节 世界贸易组织简介 | 第15-17页 |
一、 世贸组织的宗旨和目标 | 第15页 |
二、 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 | 第15-16页 |
三、 世贸组织的主要职能 | 第16-17页 |
第二节 世贸组织有关银行业的文件体系和内容简介 | 第17-18页 |
一、 《服务贸易总协定》 | 第17页 |
二、 金融服务附录 | 第17-18页 |
三、 《关于金融服务承诺的谅解》 | 第18页 |
四、 《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议》 | 第18页 |
第三节 中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 第18-25页 |
一、 中国的入世历程 | 第18-19页 |
二、 作为WTO成员方中国在金融服务领域的承诺和应承担的的义务 | 第19-25页 |
第二章 入世后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 | 第25-33页 |
第一节 国有商业银行竞争能力分析 | 第25-29页 |
一、 银行业制度变迁释放了生产力 | 第25-27页 |
二、 有效市场竞争格局基本形成 | 第27页 |
三、 本土优势 | 第27-28页 |
四、 外资银行优惠政策的取消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入世后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 | 第29-33页 |
一、 有利于提高政策法规的透明度 | 第29页 |
二、 有利于与国际惯例接轨、促进国有商业银行体制转轨 | 第29-30页 |
三、 有利于促使国有商业银行加快商业化进程 | 第30页 |
四、 有利于国有商业银行业务的拓展 | 第30页 |
五、 有利于改善国有商业银行引资与合作环境 | 第30-33页 |
第三章 入世后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 第33-49页 |
第一节 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3-41页 |
一、 产权安排不合理 | 第33-36页 |
二、 公司治理结构不规范 | 第36-38页 |
三、 利率机制不健全 | 第38-39页 |
四、 核心竞争力缺乏 | 第39-40页 |
五、 资产质量差 | 第40-41页 |
六、 税赋负担重 | 第41页 |
第二节 入世以来国有商业受到的冲击 | 第41-49页 |
一、 制度接轨所受的冲击 | 第42-43页 |
二、 外资银行的“超国民待遇” | 第43页 |
三、 人才与客户的争夺 | 第43-45页 |
四、 业务竞争 | 第45-47页 |
五、 对中小企业和一般社会公众的影响 | 第47页 |
六、 风险问题 | 第47-49页 |
第四章 国有商业银行入世应对策略研究 | 第49-73页 |
第一节 加强金融立法、完善商业银行业法制体系 | 第49-54页 |
一、 我国现行的银行业法律法规体系 | 第49-50页 |
二、 我国银行业法律法规的不足 | 第50-52页 |
三、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法制体系的思考 | 第52-54页 |
第二节 完善银行业监管体系 | 第54-56页 |
一、 我国现有银行业监管体系的缺陷 | 第54-55页 |
二、 完善我国银行业监管体系的措施 | 第55-56页 |
第三节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 | 第56-59页 |
一、 国有商业银行的产业定位 | 第56-57页 |
二、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模式 | 第57-59页 |
第四节 利率市场化改革 | 第59-61页 |
第五节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 第61-64页 |
一、 控制人员总量 | 第61-62页 |
二、 制定激励措施、完善激励机制 | 第62-63页 |
三、 调整人员结构 | 第63-64页 |
第六节 化解不良资产 | 第64-69页 |
第七节 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 第69-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后记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