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固体物理学论文--薄膜物理学论文

纳米氧化锌薄膜的结构和光学特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6页
 第一节 氧化锌材料的基本特性第9-10页
 第二节 ZnO材料的进展第10-11页
 第三节 ZnO材料研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第11-13页
 参考文献第13-16页
第二章 纳米氧化锌薄膜样品制备及其表征手段第16-31页
 第一节 制备薄膜的系统第16-21页
  §2.1.1分子束外延(MBE)第16-17页
  §2.1.2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淀积(MOCVD)第17-18页
  §2.1.3电子束蒸发设备简介及原理第18-20页
  §2.1.4高温退火设备简介第20-21页
 第二节 纳米薄膜的表征与物理性能分析第21-31页
  §2.2.1原子力显微镜(AFM)第21-23页
  §2.2.2X射线衍射谱第23-24页
  §2.2.3微区光致发光谱第24-25页
  §2.2.4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第25-28页
  §2.2.5发射光谱第28-29页
  §2.2.6红外吸收及拉曼光谱第29-31页
第三章 纳米氧化锌薄膜的光致发光特性第31-48页
 第一节 实验样品制备第31页
     ·硫化锌薄膜制备第31页
  §3.1.2硫化锌薄膜的热处理第31页
 第二节 退火温度对薄膜结构和形貌的影响退火温度对薄膜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第31-35页
  §3.2.1X-射线衍射(XRD)谱第31-33页
  §3.2.2薄膜的形貌第33-35页
 第三节 拉曼光谱拉曼光谱第35-36页
 第四节 光致发光第36-46页
  §3.4.1室温光致发光(PL)第36-41页
  §3.4.2变温光致发光(PL)第41-46页
 第五节 小结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8页
第四章 纳米氧化锌薄膜的受激发射第48-76页
 第一节 受激发射特性第51-64页
  §4.1.1粒子数反转与光放大第51-58页
  §4.1.2增益系数和阈值条件第58-64页
  §4.1.3产生受激发射必须具备的条件第64页
 第二节 激光的频率特性第64-67页
 第三节 纳米氧化锌薄膜的受激发射第67-73页
  §4.3.1激子与激子之间作用第67-69页
  §4.3.2纳米氧化锌薄膜的受激发射第69-73页
 第四节 小结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6页
第五章 纳米ZnO的可见发光动力学第76-93页
 第一节 氧化锌的可见发光研究进展第76-77页
 第二节 纳米氧化锌掺锰(ZnO:Mn)薄膜的结构第77-79页
 第三节 纳米氧化锌掺锰薄膜的光致发光第79-81页
 第四节 氧化锌的绿光发射机制第81-82页
 第五节 锰钝化的纳米氧化锌的结构模型第82-87页
 第六节 可见发光第87-88页
 第七节 小结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3页
第六章 结论第93-94页
个人简历第94-9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及结果第95-97页
致谢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细胞因子对慢性乙肝病情、HBV复制及HBVDNABCP变异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024放线菌及其所产抗生素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