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1页 |
第一章 海洋的声学特性 | 第11-20页 |
1.1. 海水中的声速 | 第11-14页 |
1.1.1. 声速经验公式 | 第11-12页 |
1.1.2. 海洋中的声速变化 | 第12-14页 |
(一) 海洋中声速的垂直分层性质和声速梯度 | 第12页 |
(二) 海洋中声速的基本结构 | 第12-14页 |
1.2. 浅海声信道的物理特性及解决方法 | 第14-19页 |
(一) 多途径效应 | 第14-17页 |
(二) 多途径效应的影响 | 第17-18页 |
(三) 浅海声信道的其他特性 | 第18-19页 |
1.3. 结论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水声数据通信系统中的分集技术 | 第20-36页 |
2.1. 分集技术 | 第20-22页 |
(一) 空间分集 | 第20页 |
(二) 时间分集 | 第20-21页 |
(三) 极化分集 | 第21页 |
(四) 频率分集 | 第21-22页 |
2.2. 分集技术中的接收方法 | 第22-23页 |
(一) 选择分集 | 第22页 |
(二) 反馈或扫描分集 | 第22页 |
(三) 最大比率合并 | 第22-23页 |
(四) 等增益合并 | 第23页 |
2.3. 频率分集技术的实现 | 第23-27页 |
(一) 同步的分集实现 | 第23-24页 |
(二) 数据的分集实现 | 第24页 |
(三) 频率分集的实验数据 | 第24-27页 |
2.4. 多进制数字移频键控双重频率分集的判定准则 | 第27-34页 |
(一) 瞬时相位抖动值判定准则 | 第27-33页 |
(二) 鉴频技术 | 第33-34页 |
(三) 瞬时相位抖动值判别法的实现方法 | 第34页 |
2.5. 结论 | 第34-36页 |
第三章 水声数据通信系统中的跳频技术 | 第36-45页 |
3.1. 扩频调制技术 | 第36-40页 |
(一) 扩频数字通信系统的模型 | 第36-37页 |
(二) 跳频通信的基本原理 | 第37-39页 |
(三) 扩频信号的同步 | 第39-40页 |
3.2. 跳频通信系统的实现 | 第40-43页 |
(一) 跳频系统的方案 | 第40-42页 |
(二) 跳频系统同步的实现 | 第42-43页 |
3.3. 分集技术与跳频技术的系统实现 | 第43-44页 |
3.4. 结论 | 第44-45页 |
第四章 电子邮件发送与串口通信 | 第45-52页 |
4.1. 电子邮件的发送 | 第45-49页 |
(一) TNMSMTP的属性 | 第45-46页 |
(二) TNMSMTP的函数 | 第46页 |
(三) TNMSMTP的事件 | 第46-47页 |
(四) 使用TNMSMTP的技术要点 | 第47-49页 |
4.2. 串口通信 | 第49-52页 |
(一) MSComm控件的重要属性 | 第49-50页 |
(二) 使用MSComm控件的技术要点 | 第50-51页 |
(三) 串口通信的使用技巧 | 第51-52页 |
第五章 水下E-mail实验通信机研制 | 第52-68页 |
5.1. 水下E-mail通信机发射部分 | 第52-56页 |
(一) 发射方案 | 第52页 |
(二) 系统框图及软、硬件组成 | 第52-56页 |
5.2. 水下E-mail通信机接收部分 | 第56-66页 |
(一) 接收端的系统框图及各功能模块实现 | 第56-66页 |
5.3. 结果 | 第66-68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录一: 水下E-mail发射机PC机程序 | 第71-74页 |
附录二: 水下E-mail发射机单片机程序 | 第74-80页 |
附录三: 水下E-mail接收机同步-单片机程序 | 第80-83页 |
附录四: 水下E-mail接收机解码-单片机程序 | 第83-91页 |
附录五: 水下E-mail接收机PC机程序 | 第91-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