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茄果类论文--番茄(西红柿)论文

番茄高频再生系统的建立及果聚糖果糖基转移酶基因转化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英文摘要第8-10页
第一部分 前言第10-25页
 1. 番茄基因工程研究进展第10-17页
  1.1 番茄抗虫基因工程进展第10-11页
  1.2 番茄抗病害基因工程进展第11-13页
   1.2.1 番茄抗病毒病害的研究第11-12页
   1.2.2 番茄抗真菌病害的研究第12页
   1.2.3 番茄抗细菌病害的研究第12-13页
  1.3 番茄控制果实性状的研究进展第13-14页
  1.4 番茄抗除草剂研究进展第14-15页
  1.5 番茄抗逆性研究进展第15页
  1.6 改进番茄品质的研究进展第15-16页
   1.6.1 提高番茄甜度的转基因研究第15页
   1.6.2 增加番茄类胡萝卜素含量的转基因研究第15-16页
   1.6.3 增加番茄固形物含量的转基因研究第16页
  1.7 延缓番茄叶片衰老研究进展第16页
  1.8 番茄基因工程研究的前景第16-17页
 2. 果聚糖基因工程研究进展第17-24页
  2.1 果聚糖的化学结构第17-18页
  2.2 果聚糖的合成第18-19页
  2.3 果聚糖的降解第19-20页
  2.4 果聚糖代谢的细胞区隔化与调节第20页
  2.5 果聚糖代谢的生理作用第20-24页
   2.5.1 果聚糖与碳水化合物贮藏第20-21页
   2.5.2 果聚糖与抗逆性第21-24页
 3. 本论文的目的及意义第24-25页
第二部分 番茄组织培养及其高频再生系统的建立第25-3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5-28页
  1.1 植物材料第25页
   1.1.1 消毒方法第25页
   1.1.2 接种方法第25页
  1.2 培养基第25-26页
   1.2.1 基本培养基第25页
   1.2.2 植物激素第25-26页
   1.2.3 Vc、Km及Cef第26页
   1.2.4 灭菌条件第26页
  1.3 培养条件第26页
  1.4 番茄外值体再生能力的评价指标第26页
  1.5 诱导外植体直接分化不定芽第26-27页
  1.6 再生植株生根第27页
  1.7 试管苗扦插繁殖第27-2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8-37页
  2.1 不同再生培养基对番茄外植体再生能力的影响第28-30页
  2.2 MS和B_5基本培养基对番茄外植体再生能力影响的比较第30页
  2.3 不同植物激素对番茄再生植株生根的影响第30-31页
  2.4 不同植物激素对番茄试管苗扦插繁殖的影响第31-32页
  2.5 其它影响因素第32-37页
   2.5.1 AgNO_3对番茄茎段和叶片外植体不定芽的分化及伸长生长的影响第32-33页
   2.5.2 抗坏血酸(Vc)对番茄茎段和叶片外植体再生能力的影响第33-34页
   2.5.3 Km和Cef对番茄茎段和叶片外植体再生能力的影响第34页
   2.5.4 基因型对番茄茎段外植体再生能力的影响第34-35页
   2.5.5 生根对番茄叶片外植体再生能力的影响第35-36页
   2.5.6 不同外植体再生能力的比较第36-37页
 3. 讨论第37-38页
  番茄外植体再生途径实现的探讨第37-38页
第三部分 番茄转果聚糖果糖基转移酶基因获得抗冻再生植株第38-5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8-46页
  1.1 材料第38-39页
   1.1.1 菌株及质粒第38页
   1.1.2 细菌培养基第38页
   1.1.3 试剂及仪器第38-39页
  1.2 叶盘法转化第39页
  1.3 转化结果的评价方法第39页
  1.4 Km抗性筛选第39页
  1.5 Southern分析第39-44页
   1.5.1 质粒DNA的提取第39-40页
   1.5.2 番茄总DNA的提取第40-41页
   1.5.3 DNA酶解及电泳第41-42页
   1.5.4 转膜、探针标记及杂交第42-44页
    1.5.4.1 印迹第42页
    1.5.4.2 预杂交第42-43页
    1.5.4.3 探针标记第43页
    1.5.4.4 杂交第43页
    1.5.4.5 洗膜第43-44页
    1.5.4.6 放射自显影第44页
  1.6 试管苗抗冻实验第44页
  1.7 叶片电导率测定第44页
  1.8 试管苗的移栽及表型观测第44页
  1.9 多糖的提取和纯化及含量测定第44-46页
   1.9.1 多糖提取和纯化第44-45页
   1.9.2 多糖含量测定第45-46页
    1.9.2.1 标准曲线的制备第45-46页
    1.9.2.2 多糖含量测定第4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6-50页
  2.1 不同基因型转化频率比较第46页
  2.2 不同外植体转化频率比较第46-47页
  2.3 果聚糖果糖基转移酶基因转化番茄外植体再生完整植株第47页
  2.4 Southern结果分析第47页
  2.5 试管苗抗冻实验结果分析第47-48页
  2.6 叶片电导率测定结果分析第48-49页
  2.7 表型分析第49页
  2.8 多糖含量测定结果分析第49-50页
 3. 讨论第50-51页
  果聚糖果糖基转移酶基因在植物抗逆基因工程中应用潜力的探讨第50-51页
小结第51-52页
附  图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硝酸甘油介入~(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识别存活心肌及对急性心肌梗塞冠脉血运重建术疗效评价
下一篇:资本扩张——打造综合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