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泌尿生殖器肿瘤论文--女性生殖器肿瘤论文--子宫肿瘤论文

止带片治疗女性宫颈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1页
第一章 文献研究第11-23页
 一、HPV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基因分型第11-12页
  (一) HPV分子生物学特性第11-12页
  (二) HPV基因分型第12页
 二、HPV感染特点第12-14页
  (一) 年龄第12页
  (二) 性传播第12页
  (三) 免疫抑制第12-13页
  (四) 多种亚型混合感染第13页
  (五) 地域性第13页
  (六) HPV感染的其他相关因素第13-14页
 三、HPV感染的转归第14-15页
  (一) HPV感染的自限、清除与持续第14页
  (二) HPV病毒负荷第14-15页
 四、HPV感染致癌机制第15-16页
  (一) HPV存在形式第15页
  (二) 高危HPV感染的致癌机制第15-16页
  (三) 人感染HPV免疫机理第16页
 五、HPV感染的西医治疗第16-17页
  (一) 抗病毒、免疫治疗第16-17页
  (二) HPV疫苗第17页
 六、中医对HPV感染及治疗的研究现状第17-23页
  (一) HPV感染与带下病第18页
  (二) 带下病的病因病机第18-20页
  (三) 中医药治疗HPV感染研究进展第20-23页
第二章 临床研究第23-27页
 一、研究方法第23页
 二、研究对象第23-24页
  (一) 病例来源第23页
  (二) 病例选择标准第23-24页
 三、观测指标第24-25页
  (一) 基线指标及影响因素第24页
  (二) 一般情况检查第24页
  (三) HPV-PCR检测第24页
  (四) 血清TNF-α、IFN-α细胞因子含量第24-25页
 四、具体试验方案第25页
 五、疗效评定第25-26页
  (一) 西医疗效评定标准第25页
  (二) 中医证候量化评分标准第25-26页
  (三) 中医证候疗效改善率判定标准第26页
 六、统计分析方法第26页
 七、研究技术路线图第26-27页
第三章 研究结果第27-32页
 一、一般资料分析第27-29页
 二、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指标的比较第29-32页
第四章 讨论第32-39页
 一、止带片治疗HPV感染的可行性分析第32-33页
 二、止带片治疗HPV感染的有效性分析第33页
 三、方药分析第33-35页
  (一) 方解方义第33页
  (二) 单味药解析第33-34页
  (三) 止带片所含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第34-35页
 四、止带片对宫颈高危HPV感染的作用机制探讨第35-36页
  (一) 抗炎、抗病毒第36页
  (二) 增强机体免疫力第36页
 五、止带片治疗高危HPV感染的免疫学机制分析第36-38页
  (一) 免疫的中西医见解及免疫与病毒第36-37页
  (二) 宫颈HPV感染与TNF-α、IFN-α的表达及意义第37-38页
 六、不足及展望第38-39页
结语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6页
附录第46-58页
 附表1:病例观察表第46-57页
 附录2:技术路线图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IK胸腔灌注联合温肺化饮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研究
下一篇:PET/CT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