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物理论文

物理教学中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第一部分 创造与创造力第1-13页
 一、 创造与创造力的概念第8-10页
  (一) 创造与创新第8-9页
  (二) 创造力与创新能力第9-10页
 二、 知识、智力与创造力第10-12页
  (一) 知识与智力第10-11页
  (二) 智力与创造力第11页
  (三) 知识与创造力第11-12页
 三、 教学建议第12-13页
第二部分 什么是创新教育第13-35页
 一、 传统的学校教育第13-16页
  (一) 重视知识、轻视智力第13-14页
  (二) 注意智力、忽视创造力第14页
  (三) 紧扣教材、压抑创新第14-15页
  (四) 强调平均、不管差异第15页
  (五) 重视智力因素,忽视非智力因素第15-16页
 二、 创新教育--时代的要求第16-18页
  (一) 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教育第16-17页
  (二) 素质教育需要创新教育第17-18页
  (三) 创新教育的概念、内涵与模式第18页
 三、 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第18-35页
  (一) 物理创新教育的目标体系第19-20页
  (二) 物理创新教育的教学原则第20-22页
  (三) 物理创新教育的创造性课堂教学模式第22-35页
第三部分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其激发与培养第35-54页
 一、 创新意识及其重要性第35-38页
  (一) 创新意识的含义第35-37页
  (二) 创新意识的重要性第37-38页
 二、 创新精神及其重要性第38-40页
 三、 创新并不神秘--创新意识的激发第40-45页
  (一) 处处都有创新之地第40-41页
  (二) 天天都有创新之时第41-42页
  (三) 人人都能成为创新之才第42-45页
 四、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第45-54页
  (一) 富有批判精神第45-46页
  (二) 敢于标新立异第46-49页
  (三) 勇于大胆“猜想”和“假设”第49-50页
  (四) 多思考、勤观察、善于质疑第50-54页
第四部分 物理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及培养第54-83页
 一、 物理创造性思维概述第54-56页
 二、 物理学习中的发散性思维第56-68页
  (一) 物理发散性思维的类型第56-58页
  (二) 训练物理发散性思维的模式第58-61页
  (三) 物理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第61-68页
 三、 物理学习中的直觉思维第68-77页
  (一) 直觉及其在物理学中的作用第69-70页
  (二) 灵感及其在物理学中的作用第70-72页
  (三) 物理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第72-77页
 四、 突破物理学习中的思维定势--物理创造性思维的前提第77-83页
  (一) 日常观念产生的思维定势第78页
  (二) 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解不清引起的思维定势第78-80页
  (三) 数学知识引起的思维定势第80页
  (四) 物理公式引起的思维定势。第80页
  (五) 物理问题原理相同,但表现形式发生变化时的思维定势第80-81页
  (六) 物理问题表现形式相似,但原理却完全不同时的思维定势。第81-83页
第五部分 重视物理研究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83-96页
 一、 理想化方法第84-87页
  (一) 对物理条件的理想化第84-85页
  (二) 理想模型第85-86页
  (三) 理想实验第86-87页
 二、 类比推理法第87-92页
  (一) 运用类比方法引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89-90页
  (二) 运用类比方法建立物理规律,提高学生的兴趣第90页
  (三) 运用类比方法突破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热情第90页
  (四) 运用类比方法进行记忆,增强记忆能力第90-91页
  (五) 运用类比方法解题,培养类推能力第91-92页
 三、 归纳推理法第92-96页
  (一) 运用归纳法得出物理规律第93页
  (二) 运用归纳法进行实验教学第93-94页
  (三) 运用归纳法,求解物理习题第94-96页
第六部分 物理课堂教学的创新第96-122页
 一、 物理概念教学的创新--形成性第97-102页
  (一) 注重概念的引入,明确引入某一概念的目的第97-98页
  (二) 在物理概念的形成中,让学生掌握物理科学方法第98-99页
  (三) 在物理概念的形成中,引导学生自行找出概念的变式第99页
  (四) 通过物理概念的形成性教学,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消除对概念的模糊认识第99-102页
  (五) 要求学生不要死记硬背概念,重在理解和运用第102页
 二、 物理规律教学的创新--发现性第102-108页
  (一) 通过物理规律的发现性教学,有助于对物理规律的理解第103-105页
  (二) 发现物理规律的多角度表述形式,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第105-106页
  (三) 通过“发现”物理规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发现物理规律的三种方法第106-107页
  (四) 运用物理规律解题过程中模式的淡化第107-108页
 三、 物理习题教学的创新--开放性第108-115页
  (一) 选取的习题要“新”和“精”第109-110页
  (二) 练习有多种可能答案的习题第110-111页
  (三) 练习“条件不完备”的习题第111-113页
  (四) 练习条件多余的习题第113页
  (五) 一题多解第113-114页
  (六) 一题多变第114-115页
  (七) 解题后反思第115页
 四、 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探索性第115-122页
  (一) 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第116-117页
  (二) 变演示实验为学生随堂实验第117-118页
  (三) 重视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第118-120页
  (四) 加强学生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第120-122页
全文结束语第122-123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23-126页
后记第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招标投标价格决定机制的博弈分析
下一篇:企业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