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破产能力
引言 | 第1-8页 |
第一部分 破产能力概述 | 第8-16页 |
(一) 破产能力的法律界定及特点 | 第8-9页 |
(二) 破产能力的意义 | 第9-10页 |
(三)破产能力与权利能力、诉讼能力的关系 | 第10-11页 |
(四) 破产能力的立法例 | 第11-12页 |
(五) 我国破产能力立法的现状、评价及建议 | 第12-16页 |
第二部分 自然人的破产能力 | 第16-22页 |
(一) 自然人破产能力的法律界定及历史演进 | 第16-17页 |
(二) 我国赋予自然人破产能力的必要 | 第17-19页 |
(三) 自然人破产能力的法律规制 | 第19-21页 |
(四) 自然人破产能力的几个特殊问题 | 第21-22页 |
第三部分 法人的破产能力 | 第22-29页 |
(一) 法人破产能力的法律界定及立法例 | 第22-23页 |
(二) 我国法人破产能力的立法完善 | 第23-25页 |
(三) 金融机构的破产能力 | 第25-26页 |
(四) 国有企业法人破产能力的限制 | 第26-29页 |
第四部分 非法人团体的破产能力 | 第29-33页 |
(一) 非法人团体的法律界定及法律地位 | 第29-30页 |
(二) 非法人团体的种类 | 第30-31页 |
(三) 赋予非法人团体破产能力的必要及法律依据 | 第31-33页 |
第五部分 和解能力与重整能力 | 第33-38页 |
(一) 和解能力 | 第33-35页 |
(二) 重整能力及立法例 | 第35-37页 |
(三) 我国重整能力的立法构想 | 第37-38页 |
第六部分 外国人的破产能力 | 第38-41页 |
(一) 外国人破产能力的法律界定及立法例 | 第38-39页 |
(二) 我国对外国人破产能力作出规定的必要及原则 | 第39-40页 |
(三) 外国人破产能力的法律规制 | 第40-41页 |
结语(35)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