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留置权的效力
引言 | 第1-9页 |
第一节 留置权的效力基础 | 第9-19页 |
一、 留置权效力基础概述 | 第9页 |
二、 留置权的成立要件 | 第9-17页 |
(一) 债权已届清偿期 | 第10-12页 |
(二) 债权人占有债务人的动产 | 第12-15页 |
(三) 债权和标的物具有牵连关系 | 第15-17页 |
三、 影响留置权效力的因素 | 第17-19页 |
(一) 侵权行为占有财产 | 第17页 |
(二) 留置债务人财产违反公序良俗 | 第17-18页 |
(三) 留置与债务人承担的义务相抵触 | 第18页 |
(四) 留置违反债务人交付财产时的指示 | 第18页 |
(五) 留置违反排除留置行使的约定的 | 第18-19页 |
第二节 留置权的物权效力 | 第19-34页 |
一、 留置权的物权效力概述 | 第19-20页 |
二、 留置权的法定效力 | 第20-22页 |
(一) 成立要件法定 | 第20页 |
(二) 内容法定 | 第20-21页 |
(三) 行使法定 | 第21页 |
(四) 发生法定 | 第21页 |
(五) 法定效力的例外 | 第21-22页 |
三、 留置权的支配效力 | 第22-27页 |
(一) 留置标的范围和性质 | 第22-23页 |
(二) 留置权人的占有权 | 第23-26页 |
(三) 对留置权人的约束 | 第26-27页 |
四、 留置权的物上请求权效力 | 第27-29页 |
(一) 留置权物上请求权效力概述 | 第27页 |
(二) 留置权物上请求权效力的内容 | 第27-28页 |
(三) 侵害留置权的损害赔偿 | 第28-29页 |
五、 留置权的排他效力 | 第29-34页 |
(一)、 留置权的排他效力概述 | 第29页 |
(二)、 留置权与质权 | 第29-30页 |
(三)、 留置权与留置权 | 第30页 |
(四)、 留置权与抵押权 | 第30-31页 |
(五)、 留置权与非典型担保物权 | 第31-32页 |
1. 留置权与所有权保留 | 第31-32页 |
2. 留置权与让与担保 | 第32页 |
(六)、 留置权与其他法定担保物权 | 第32-34页 |
1. 留置权与优先权 | 第32-33页 |
2. 留置权与法定抵押权 | 第33-34页 |
第三节 留置权的担保效力 | 第34-40页 |
一、 留置权担保效力概述 | 第34-35页 |
二、 留置权的价值效力 | 第35-39页 |
(一) 留置担保的标的物的范围 | 第35页 |
(二) 留置担保的债权的范围 | 第35-36页 |
(三) 留置权的变价受偿效力 | 第36-38页 |
(四) 留置权的物上代位效力与优先效力 | 第38-39页 |
三、 留置权的担保性效力 | 第39-40页 |
(一) 留置权的从属效力 | 第39-40页 |
(二) 留置权的不可分效力 | 第40页 |
第四节 留置权效力的消灭 | 第40-42页 |
一、 被留置人另行提供担保 | 第41页 |
二、 留置权人对留置物占有的灭失 | 第41-42页 |
三、 债权清偿期的延缓 | 第42页 |
第五节 关于我国留置权立法的若干思考和建议 | 第42-45页 |
一、 关于留置权成立的建议 | 第43页 |
二、 关于留置权行使的建议 | 第43-45页 |
结束语 | 第45-46页 |
附录:主要参考资料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