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5页 |
符号说明 | 第15-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3页 |
·NO_x的污染及危害 | 第17页 |
·燃煤废气NO_x的单独脱除技术 | 第17-21页 |
·烟气NO_x分解法 | 第19页 |
·烟气NO_x氧化法 | 第19页 |
·烟气NO_x还原法 | 第19-21页 |
·SO_2和NO_x一体化控制技术 | 第21-23页 |
·湿法烟气同时脱硫脱硝 | 第21-22页 |
·干法烟气同时脱硫脱硝 | 第22-23页 |
·SCR脱硝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23-28页 |
·SCR脱硝催化剂 | 第23-25页 |
·蜂窝状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第25-28页 |
·SCR本征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 第28-31页 |
·SCR脱硝机理研究 | 第28页 |
·SCR本征动力学模型的一般形式 | 第28-31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主要内容 | 第31-33页 |
第二章 本征动力学实验方法 | 第33-41页 |
·本征动力学反应器的选择 | 第33-37页 |
·管式固定床反应器 | 第34-35页 |
·循环式无梯度反应器 | 第35-37页 |
·内扩散与外扩散影响的消除 | 第37-41页 |
·消除外扩散的影响 | 第37-38页 |
·消除内扩散的影响 | 第38-41页 |
第三章 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本征动力学实验研究 | 第41-57页 |
·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方法 | 第41-43页 |
·催化剂制备方法的选择 | 第41-43页 |
·催化剂的表征手段 | 第43页 |
·实验装置 | 第43-45页 |
·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O本征动力学预备实验 | 第45-48页 |
·标定流量计 | 第45页 |
·确定积分反应器的恒温区 | 第45页 |
·检验装置气密性 | 第45页 |
·消除内外扩散的影响 | 第45-48页 |
·本征动力学实验条件确定 | 第48页 |
·本征动力学实验研究 | 第48-57页 |
·化学试剂 | 第48页 |
·颗粒状堇青石基CuO/γ-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 | 第48-49页 |
·颗粒状堇青石基CuO/γ-Al_2O_3催化剂的表征 | 第49-52页 |
·确定CuO担载量 | 第52-53页 |
·燃煤烟气的模拟 | 第53页 |
·催化剂装填 | 第53-54页 |
·空白试验 | 第54页 |
·催化剂的预硫化实验 | 第54-55页 |
·本征动力学实验数据的获取 | 第55-57页 |
第四章 本征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结果检验 | 第57-71页 |
·本征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57-61页 |
·反应器模型 | 第57-58页 |
·一级反应模型 | 第58-59页 |
·Eley-Rideal机理模型 | 第59-61页 |
·本征动力学模型的结果检验 | 第61-64页 |
·蜂窝SCR反应器的数学模型 | 第64-71页 |
·蜂窝状堇青石基CuO/γ-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 | 第64-65页 |
·建立SCR反应器的3D数学模型 | 第65-67页 |
·验证动力学模型的可行性 | 第67-7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81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