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的理论(法学)论文

公共利益判断的程序研究--以公益实现的形式正义为目标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1页
第一部分 公共利益判断程序的民主化理论研究第11-30页
 一、公共利益概述第11-15页
  (一) 公共利益的概念第11-14页
   1. 公共利益不同于个人利益,但是却不能脱离个人利益第13页
   2. 公共利益与共同利益有相似之处,但又是不同的概念第13-14页
   3. 公共利益的内容在某些情况下和国家利益相重合,但却分属不同的范畴第14页
  (二) 公共利益的特点第14-15页
   1. 公共性第14页
   2. 主体的不特定性第14-15页
   3. 动态发展性第15页
   4. 权力制约性第15页
 二、公共利益判断的程序控制—程序民主化第15-21页
  (一) 民主与程序第17-19页
  (二) 程序民主化的目标第19-20页
   1. 保障相关人利益第19页
   2. 公权力制约第19页
   3. 促进社会的整体和谐第19-20页
  (三) 程序民主化的成本分析第20-21页
 三、公共利益判断程序的民主核心—公民参与第21-30页
  (一) 参与的目的与本质第21-23页
  (二) 公民参与的性质第23-24页
   1. 公民参与是公共政策的决策机制第23页
   2. 公民参与是公共政策中的相关利益主体克服有限理性、化解利益冲突的表达平台第23页
   3. 公民参与是实现参与权利、促进利益和谐的民主政治模式第23-24页
   4. 公民参与是公共政策有效实施的推进机制第24页
  (三) 公民参与的阶段第24-25页
  (四) 公民参与的主体第25-26页
  (五) 公民参与的原则第26-27页
   1. 简便性原则第26-27页
   2. 有效性原则第27页
   3. 充分参与原则第27页
  (六) 公民参与的方式与模式选择第27-30页
第二部分 公共利益判断的民主化程序构建第30-46页
 一、公共利益判断的立法程序构建第30-35页
  (一) 公共利益的立法概况第30-31页
  (二) 公共利益判断的立法程序构想第31-35页
   1. 代议制机构和代表的民意代表性问题第32页
   2. 民意不等于正确,民意并不是永远不会错第32-35页
 二、公共利益判断的行政程序构建第35-41页
  (一) 信息公开程序第35-37页
  (二) 利益诱导程序第37-38页
  (三) 吸收程序第38-40页
   1. 听证的形式第39页
   2. 听证主体地位构造第39页
   3. 听证的效力第39-40页
   4. 听证的排除第40页
  (四) 反馈程序第40-41页
   1. 反馈的对象第40页
   2. 反馈的方式第40-41页
   3. 反馈的内容第41页
 三、公共利益判断的司法救济程序第41-46页
  (一) 公共利益判断司法救济程序的意义第41-42页
  (二) 公共利益判断司法救济的程序构建第42-46页
   1. 主体设定程序第42-44页
   2. 专家参与程序第44-45页
   3. 监督程序第45-46页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后记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犹如命令般的法律--关于奥斯丁法律命令说的内涵与价值
下一篇:判例指导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