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绪论 | 第13-26页 |
·IT 产业的界定 | 第13-14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4-17页 |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7-21页 |
·论文研究特点与创新 | 第21-24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4-26页 |
1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26-47页 |
·分工的基本理论 | 第26-33页 |
·分工与效率 | 第26-28页 |
·分工——效率——协调成本 | 第28-33页 |
·国际分工理论 | 第33-45页 |
·传统的国际贸易分工理论 | 第34-38页 |
·新贸易分工理论 | 第38-45页 |
·本文的分析框架 | 第45-47页 |
2 模块化:IT 产业分工的本质 | 第47-62页 |
·模块化的概念与知识 | 第47-49页 |
·IT 产业的模块化生产 | 第49-56页 |
·IT 技术与模块化 | 第50-51页 |
·模块化与IT 产业内分工 | 第51-54页 |
·模块化与产业集聚 | 第54-56页 |
·IT 产业分工的效率分析 | 第56-62页 |
·斯密效率及其扩展:分工——专业化效率——协调成本 | 第57-58页 |
·波特的竞争效率 | 第58-62页 |
3 IT 产业国际分工的新特征 | 第62-90页 |
·IT 产业国际分工的经济全球化背景 | 第63-69页 |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及推动机制 | 第63-64页 |
·全球化经济的基本特征 | 第64-69页 |
·外包:IT 产业国际分工的重要形式 | 第69-77页 |
·价值链模块化:IT 产业外包的前提 | 第69-71页 |
·IT 外包的经济学解析 | 第71-74页 |
·IT 产业外包的主要领域 | 第74-77页 |
·跨国并购:跨国公司全球竞争的重要手段 | 第77-84页 |
·跨国公司与IT 跨国并购市场 | 第77-80页 |
·跨国并购的经济学解析 | 第80-84页 |
·核心技术和标准控制左右IT 产业国际分工格局 | 第84-90页 |
·IT 产业标准化与开放式生产 | 第84-87页 |
·核心技术左右IT 产业国际分工格局 | 第87-90页 |
4 IT 产业国际分工格局与典型国家(地区)竞争力分析 | 第90-112页 |
·IT 产业国际分工格局 | 第90-97页 |
·软件业全球分工格局 | 第92-94页 |
·电子信息制造业全球分工格局 | 第94-97页 |
·典型国家(地区)参与IT 产业国际分工的竞争力分析 | 第97-112页 |
·IT 产业竞争优势要素 | 第97-98页 |
·美国:综合竞争优势 | 第98-103页 |
·台湾:电子制造业的成功 | 第103-107页 |
·印度:发展软件外包 | 第107-112页 |
5 中国参与IT 产业国际分工评述及建议 | 第112-137页 |
·中国参与IT 产业国际分工的评价 | 第112-124页 |
·我国IT 产业发展现状 | 第112-116页 |
·我国IT 产业竞争力分析 | 第116-124页 |
·结论:我国发展IT 产业参与国际分工的对策和建议 | 第124-137页 |
·认清比较优势,确立产业发展重点 | 第125-127页 |
·尊重IT 产业的产业特征,推行标准化开放式生产 | 第127-129页 |
·培育IT 产业竞争优势 | 第129-135页 |
·发展产业集群,抓住机遇完成我国电子制造业升级 | 第135-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44页 |
致谢 | 第144-1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第145-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