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inpcap的ARP欺骗攻击的防御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3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第2章 ARP欺骗的原因和分析 | 第15-31页 |
·ARP协议简介 | 第15-19页 |
·ARP报文格式 | 第15-16页 |
·ARP协议工作原理 | 第16-18页 |
·ARP协议的安全问题 | 第18-19页 |
·ARP欺骗原理 | 第19-21页 |
·ARP欺骗攻击的种类 | 第21-25页 |
·现有的防御方法的分析 | 第25-31页 |
·防止ARP欺骗 | 第25-28页 |
·检测ARP欺骗 | 第28-31页 |
第3章 WDAS的设计 | 第31-47页 |
·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31-34页 |
·系统的设计目标 | 第31-32页 |
·系统的结构设计 | 第32-34页 |
·数据包捕获模块的设计 | 第34-40页 |
·网络数据包捕获原理 | 第34-35页 |
·Windows下捕获数据包的结构 | 第35-36页 |
·Winpcap的研究 | 第36-38页 |
·使用Winpcap捕获数据包 | 第38-40页 |
·协议解析模块的设计 | 第40-43页 |
·数据的封装和分用 | 第40-42页 |
·协议的解析 | 第42-43页 |
·检查模块的设计 | 第43-45页 |
·响应模块的设计 | 第45-47页 |
第4章 WDAS的实现 | 第47-62页 |
·数据包捕获模块的实现 | 第47-51页 |
·捕获网络设备列表 | 第47-48页 |
·打开一个接口准备捕获数据包 | 第48-49页 |
·数据包过滤设置 | 第49-51页 |
·数据包的捕获 | 第51页 |
·数据包协议解析的实现 | 第51-56页 |
·数据结构的定义 | 第51-53页 |
·以太网帧解码 | 第53-55页 |
·ARP协议解码 | 第55-56页 |
·检查模块的实现 | 第56-57页 |
·响应模块 | 第57-62页 |
·修改ARP地址表 | 第57-59页 |
·报警通知 | 第59-60页 |
·信息的存储 | 第60-62页 |
第5章 系统的测试 | 第62-68页 |
·实验环境 | 第62页 |
·实验结果 | 第62-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总结 | 第68-69页 |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