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上市公司反收购概述 | 第10-19页 |
·反收购产生的背景 | 第10-13页 |
·美国的五次并购浪潮 | 第10-11页 |
·反收购的发展 | 第11-13页 |
·反收购的相关概念 | 第13-15页 |
·收购与恶意收购的概念 | 第13-14页 |
·反收购的概念 | 第14-15页 |
·反收购的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 | 第15-17页 |
·外部监督理论 | 第17页 |
·公司社会责任理论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国外常用反收购策略及其法律规制 | 第19-35页 |
·国外常用反收购策略概述 | 第19-23页 |
·公司章程之内的反收购条款 | 第19-20页 |
·公司章程之外的反收购措施 | 第20-23页 |
·反收购策略的有效性分析 | 第23-28页 |
·公司章程之内的反收购措施分析 | 第23-24页 |
·公司章程之外的反收购措施分析 | 第24-28页 |
·国外对反收购策略的法律规制 | 第28-35页 |
·美国对反收购策略的法律规制 | 第28-31页 |
·英国对反收购策略的法律规制 | 第31-33页 |
·德国对反收购策略的法律规制 | 第33页 |
·英、美、德三国反收购立法模式比较分析 | 第33-35页 |
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策略及其法律规制 | 第35-54页 |
·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概述 | 第35-41页 |
·我国上市公司常用反收购策略 | 第35-37页 |
·国外常用反收购策略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 | 第37-41页 |
·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策略的法律规制 | 第41-48页 |
·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相关法律 | 第41-42页 |
·我国规制上市公司反收购的法律规定之不足 | 第42-44页 |
·产生上述不足之原因分析 | 第44-48页 |
·深国商反收购案例分析 | 第48-54页 |
·收购与反收购双方简介 | 第48-49页 |
·深国商VS 茂业系收购与反收购大战 | 第49-51页 |
·深国商反收购策略分析 | 第51-54页 |
第四章 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策略及其法律规制的完善 | 第54-72页 |
·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策略及其法律规制应当遵循的原则 | 第54-62页 |
·坚持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原则 | 第54-55页 |
·信息公开原则 | 第55-56页 |
·自由与限制相结合的原则 | 第56-58页 |
·诚实信用原则 | 第58-59页 |
·集中统一监管原则 | 第59-62页 |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策略及其法律规制的建议 | 第62-72页 |
·对反收购行为进行专章规定 | 第62-63页 |
·明确反收购中决策权的归属 | 第63-64页 |
·明确反收购中经营管理层的义务范围 | 第64-65页 |
·构建反收购信息公开制度 | 第65-68页 |
·增加中小股东维权制度 | 第68-69页 |
·采用列举法将反收购措施具体化 | 第69-72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