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冬小麦麸皮抗冻蛋白结构及其抗冻机理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40页
   ·抗冻蛋白的分类及其特点第15-18页
     ·抗冻蛋白的分类第15页
     ·抗冻蛋白的特性第15-18页
       ·抗冻蛋白非依数性降低冰点的活性第15页
       ·抗冻蛋白修饰冰晶形态的活性第15-16页
       ·抗冻蛋白抑制冰晶发生重结晶的活性第16-18页
   ·抗冻蛋白热滞活性的检测方法第18-19页
     ·毛细管单晶生长法第18页
     ·差示扫描量热法第18页
     ·微量渗透压计法第18页
     ·其它方法第18-19页
   ·抗冻蛋白的分离纯化第19-20页
     ·血清中抗冻蛋白的分离纯化第19页
     ·动物组织中抗冻蛋白的分离纯化第19页
     ·植物中抗冻蛋白的分离纯化第19-20页
     ·抗冻蛋白的亲和分离纯化第20页
   ·抗冻蛋白的结构研究第20-23页
     ·鱼类抗冻蛋白第20-22页
     ·植物抗冻蛋白第22页
     ·昆虫抗冻蛋白第22-23页
   ·抗冻蛋白的抗冻机理研究第23-27页
     ·吸附-抑制模型第23-24页
     ·晶格匹配模型第24页
     ·偶极子-偶极子模型第24-25页
     ·晶格占有模型第25-26页
     ·氢原子结合模型第26页
     ·刚体能量模型第26页
     ·表面互补模型第26-27页
   ·分子模拟研究抗冻蛋白抗冻机理第27-29页
     ·分子模拟的基本方法第27-28页
     ·分子模拟在抗冻蛋白研究中的应用第28-29页
   ·抗冻蛋白的应用研究第29-32页
     ·抗冻蛋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第29-30页
     ·抗冻蛋白在器官保藏中的应用第30-31页
     ·抗冻蛋白在基因工程改善植物抗冻性的应用第31页
     ·抗冻蛋白在其它行业中的应用第31-32页
   ·课题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内容第32页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32页
     ·课题的研究内容第32页
   ·参考文献第32-40页
第二章 抗冻蛋白抗冻活性检测方法的研究第40-55页
   ·材料与方法第40-43页
     ·实验材料第40-41页
     ·实验设备第41-42页
     ·实验方法第42-43页
       ·红萝卜抗冻蛋白的制备第42页
       ·SDS-PAGE第42页
       ·RP-HPLC 测定样品的纯度第42页
       ·DSC 法测定样品THA第42-43页
       ·DSC 法测定样品THA 的稳定性、专一性和精密度的评价第43页
   ·结果与讨论第43-51页
     ·DcAFP 的分离纯化第43-44页
     ·升降温速率对THA 的影响第44-46页
     ·原料浓度对THA 的影响第46-47页
     ·冰晶含量对THA 的影响第47-49页
     ·DSC法检测THA 稳定性的研究第49页
     ·DSC法检测THA 重复性的研究第49页
     ·DSC法检测THA 精密度的研究第49-51页
   ·结论第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第三章 冬小麦麸皮抗冻蛋白分离纯化的研究第55-69页
   ·材料与方法第55-60页
     ·实验材料第55页
     ·实验设备第55-56页
     ·实验方法第56-60页
       ·电泳第56页
       ·样品基本成分的测定方法第56页
       ·RP-HPLC测定样品的纯度第56页
       ·特异亲和法分离纯化抗冻蛋白第56-57页
       ·抗冻蛋白的筛选第57页
       ·DSC 法测定样品THA第57页
       ·TaAFP 的传统分离方法第57-58页
       ·TaAFP 的特异性亲和分离方法第58-59页
       ·TaAFP 的条带切割分离方法第59-60页
   ·结果与讨论第60-66页
     ·抗冻蛋白的筛选结果第60页
     ·冬小麦麸皮的基本成分第60页
     ·TaAFP 的传统分离方法第60-64页
     ·TaAFP 的特异性亲和分离方法第64-65页
     ·TaAFP 的条带切割分离方法第65-66页
     ·三种分离方法获得的TaAFP 的比较第66页
   ·结论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第四章 冬小麦麸皮抗冻蛋白性质的研究第69-85页
   ·材料与方法第69-72页
     ·实验材料第69-70页
     ·实验设备第70页
     ·实验方法第70-72页
       ·THA 的测定第70页
       ·TaAFP 氨基酸组成分析第70页
       ·TaAFP 热变性温度的测定第70页
       ·溶液pH 值和阳离子种类对样品THA 的影响第70-71页
       ·TaAFP 亲水性的测定第71页
       ·TaAFP 表面疏水性的测定第71页
       ·电泳第71-72页
       ·使用金手指特异亲和法测定TaAFP 的分配系数第72页
   ·结果与讨论第72-80页
     ·TaAFP的电泳分析结果第72页
     ·TaAFP的氨基酸组成第72-75页
     ·TaAFP 的变性温度以及其THA 的变化第75页
     ·pH 值和阳离子对TaAFP 的THA 活性的影响第75-78页
     ·TaAFP的亲水能力第78-79页
     ·TaAFP的疏水能力第79页
     ·TaAFP在冰晶相和液相的分配系数第79-80页
   ·结论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第五章 冬小麦麸皮抗冻蛋白结构的研究第85-113页
   ·材料与方法第85-88页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85页
     ·实验方法第85-88页
       ·MALDI-TOF-MS测定蛋白的分子量第85-86页
       ·N-末端的测定第86页
       ·TaAFP 酶切的方法第86页
       ·肽指纹图谱的检测第86页
       ·紫外波长检测第86页
       ·Raman 光谱检测第86-87页
       ·FT-IR 光谱检测第87页
       ·圆二色性光谱检测第87-88页
       ·二级结构的预测第88页
   ·结果与讨论第88-107页
     ·TaAFP 相对分子质量的确定第88-91页
     ·TaAFP 序列的分析和确定第91页
     ·TaAFP 同源性分析结果第91-94页
     ·TaAFP 紫外光谱检测结果第94-95页
     ·TaAFP 圆二色性光谱检测结果第95-96页
     ·TaAFP Raman 光谱检测结果第96-99页
     ·TaAFP FT-IR 光谱检测结果第99-103页
     ·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 TaAFP 二级结构的结果第103-104页
     ·TaAFP 二级结构的总结第104-107页
   ·结论第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3页
第六章 冬小麦麸皮抗冻蛋白抗冻机理的研究第113-136页
   ·实验方法第114-117页
     ·TaAFP 的同源建模第114页
     ·蛋白表面的选择和划分第114-115页
     ·冰面的构建第115页
     ·TaAFP-冰晶相互结合的模拟第115-116页
     ·分子力学理论计算最佳TaAFP-冰晶结合面第116页
     ·量子力学理论计算最佳TaAFP-冰晶结合面第116-117页
   ·结果与讨论第117-132页
     ·TaAFP 的建模结果第117-119页
     ·TaAFP 蛋白表面区域划分结果第119-120页
     ·分子力学方法计算TaAFP 与冰晶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能第120-124页
     ·体系总能量对TaAFP 与冰晶面之间相互作用能的影响第124-126页
     ·分子轨道重叠对TaAFP 与冰晶面之间相互作用能的影响第126-127页
     ·电荷迁移作用对TaAFP 与冰晶面之间相互作用能的影响第127-128页
     ·键级能对TaAFP 与冰晶面之间相互作用能的影响第128页
     ·TaAFP 与冰面结合的模型第128-132页
   ·结论第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36页
论文主要结论及主要创新点第136-13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第138-139页
致谢第139-141页
附:灯第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华绒螯蟹微卫星DNA特征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
下一篇:镧(III)、铽(III)对体内外辣根过氧化物酶活性与结构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