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导论 | 第8-24页 |
(一) 问题提出 | 第8-11页 |
(二) 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1-24页 |
一、丹麦民众高等学校的产生 | 第24-36页 |
(一) 丹麦民众高等学校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24-27页 |
(二) 丹麦民众高等学校产生的思想渊源 | 第27-36页 |
二、丹麦民众高等学校的发展历史 | 第36-56页 |
(一) 初创阶段——1844年至1864年 | 第36-38页 |
(二) 发展阶段——1865年至19世纪末 | 第38-40页 |
(三) 规模化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70、80年代 | 第40-43页 |
(四) 国际化阶段——20世纪90年代 | 第43-50页 |
(五) 新世纪丹麦民众高等学校的新发展 | 第50-56页 |
三、丹麦民众高等学校发展的历史经验 | 第56-62页 |
(一) 实施“博雅教育”,全面提升国民的综合素质 | 第56-57页 |
(二) 多元的课程设置,满足不同人群的发展需求 | 第57-58页 |
(三) 灵活的教学方式,为教学目标实现奠定基础 | 第58页 |
(四) 政府的经费支持,为学校顺利发展提供保障 | 第58-59页 |
(五) 寄宿的办学模式,为教育民主化提供了可能 | 第59-60页 |
(六) 自由的管理体制,为学校自主发展提供平台 | 第60-62页 |
四、丹麦民众高等学校的影响 | 第62-72页 |
(一) 对丹麦教育和社会的影响 | 第62-63页 |
(二) 对北欧各国教育的影响 | 第63-66页 |
(三) 对北欧以外其他国家和地区教育的影响 | 第66-72页 |
结束语 | 第72-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后记 | 第82-84页 |
发表论文、参与课题与学术会议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