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数字水印技术产生的背景 | 第10-12页 |
·数字水印技术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12-14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数字水印技术概述 | 第16-24页 |
·数字水印技术介绍 | 第16-20页 |
·数字水印系统的设计 | 第16-17页 |
·数字水印系统的特性 | 第17-18页 |
·数字水印的分类 | 第18页 |
·数字水印的算法 | 第18-19页 |
·数字水印的应用 | 第19-20页 |
·矢量地理空间数据数字水印 | 第20-23页 |
·地理空间数据 | 第20-21页 |
·矢量地理空间数据数字水印 | 第2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空间域矢量地理空间数据水印算法 | 第24-40页 |
·空间域图像数字水印技术概述 | 第24-25页 |
·最低有效位(LSB)算法 | 第24页 |
·Patchwork算法 | 第24-25页 |
·空间域其他水印方法 | 第25页 |
·基于灰度图像水印的空间域矢量地理空间数据水印算法 | 第25-30页 |
·灰度图像水印的生成 | 第25-26页 |
·矢量地理空间数据水印的嵌入 | 第26-27页 |
·灰度图像水印的检测 | 第27-28页 |
·水印信息鲁棒性实验分析 | 第28-30页 |
·基于灰度图像水印的空间域矢量地理空间数据水印改进算法 | 第30-33页 |
·水印嵌入 | 第30-31页 |
·水印检测 | 第31-32页 |
·水印信息鲁棒性实验分析 | 第32-33页 |
·基于灰度图像水印的MIF数据格式水印算法 | 第33-35页 |
·空间域矢量地理空间数据盲水印算法 | 第35-38页 |
·盲水印的概念 | 第35-36页 |
·一种空间域矢量地理空间数据盲水印算法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矢量地理空间数据水印攻击与评估模型 | 第40-59页 |
·图像数字水印常用攻击方法 | 第40-42页 |
·鲁棒性攻击 | 第40页 |
·表达攻击 | 第40-41页 |
·协议攻击 | 第41页 |
·合法攻击 | 第41-42页 |
·鲁棒性、不可感知性和水印嵌入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 第42页 |
·典型图像数字水印攻击工具软件 | 第42-44页 |
·StirMark | 第43页 |
·Checkmark | 第43页 |
·Optimark | 第43-44页 |
·矢量地理空间数据攻击方法 | 第44-47页 |
·数据压缩攻击 | 第44-45页 |
·噪声攻击 | 第45页 |
·数据删点攻击 | 第45页 |
·数据改点攻击 | 第45页 |
·地图裁剪攻击 | 第45页 |
·地图旋转攻击 | 第45-46页 |
·地图平移攻击 | 第46页 |
·地图缩放攻击 | 第46页 |
·地图扭曲变形攻击 | 第46页 |
·数据格式转换攻击 | 第46-47页 |
·矢量地理空间数据水印攻击方法分类 | 第47页 |
·矢量地理空间数据水印攻击方法层次划分 | 第47-48页 |
·攻击方法在不同水印算法中的比较及实验分析 | 第48-50页 |
·不同水印算法的攻击效果比较 | 第48页 |
·空间域和小波域水印算法的攻击实验及分析 | 第48-50页 |
·矢量地理空间数据水印的性能评估 | 第50-58页 |
·含水印数据的质量评价 | 第50-51页 |
·水印鲁棒性评估 | 第51-52页 |
·性能评估描述 | 第52-56页 |
·性能评估实验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试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59-64页 |
·系统设计总体思想 | 第59页 |
·系统功能设计实现 | 第59-6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本文总结 | 第64页 |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