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美学论文

异在与共生--生态审美视野中的瑶族文化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1 前言第7-11页
   ·民族生态审美及美学研究的新路径第7-9页
     ·民族美学研究的第二层次第7-8页
     ·少数民族生态审美作为美学研究的新路径第8-9页
   ·瑶族文化生态审美探寻的意义和层面第9-11页
     ·瑶族文化生态审美研究的意义第9-10页
     ·瑶族文化生态审美探寻的层面第10-11页
2 人境和谐:瑶族自然生态美意识第11-21页
   ·自然生态美意识第11-12页
     ·自然美与自然生态美第11页
     ·依生与瑶族自然生态美意识第11-12页
   ·瑶族生存的自然环境及生计方式第12-14页
     ·瑶族的自然环境第12-13页
     ·瑶族的生计方式第13-14页
   ·依生:原始信仰中的生态意识第14-18页
     ·东西方自然观中的生态意识第14-15页
     ·瑶族神话中的自然生态意识第15-17页
     ·瑶族巫术禁忌中的自然生态意识第17-18页
     ·神话和禁忌中自然生态意识的审美蕴含第18页
   ·任其情,安其性:人在自然中的自由意识第18-21页
     ·深层生态学意义上的人与自然第18-19页
     ·自然生态中的自由意识第19-21页
3 重信修睦:瑶族社会生态美意识第21-29页
   ·社会生态美意识第21-22页
     ·社会美与社会生态美第21-22页
     ·共在与瑶族社会生态美意识第22页
   ·重信与尚诚:民族社会生态伦理美第22-24页
     ·瑶族社会生活中的“信”与“诚”第22-23页
     ·“信”与“诚”的社会生态美蕴涵第23-24页
   ·适应与协作:瑶族社会生态实践美第24-25页
     ·分化与瑶族的社会生态适应第24-25页
     ·协作与瑶族的社会生态实践第25页
   ·共在与交融:民族社会生态共生美第25-29页
     ·社会生态系统的整生第25-26页
     ·瑶族与他民族之间的交融与共生第26-27页
     ·民族社会生态共生美的文化意蕴第27-29页
4 此岸与彼岸:瑶族精神生态美意识第29-37页
   ·精神生态美意识第29-31页
     ·东西方“精神”涵义溯源第29-30页
     ·精神与生态第30页
     ·他乡体验与瑶族精神生态意识第30-31页
   ·异在与内转:精神生态的存在状态第31-33页
     ·现代理性精神的生态反思第31页
     ·异在体验与向内的精神诉求第31-32页
     ·语言与诗是精神的家园第32-33页
   ·迁徙与返乡:精神生态的悲剧美第33-35页
     ·悲剧与悲剧美第33-34页
     ·迁徙中的回望:瑶族历史中的悲剧意识第34-35页
   ·歌舞与悲情:精神生态的平衡美第35-37页
     ·瑶族歌舞的生存体验第35-36页
     ·悲情宣泄与精神生态平衡美第36-37页
5 结语第37-39页
   ·瑶族文化生态美的特点第37页
   ·瑶族文化生态美的启示第37-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致谢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甲族群的“管板”神崇拜研究
下一篇:走向生态审美--大众日常生活审美化与侗族日常生活审美化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