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前言 | 第11-16页 |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文献概况 | 第12页 |
| ·观点概述 | 第12-13页 |
| ·研究价值 | 第13-14页 |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4-16页 |
| 第一章 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概述 | 第16-21页 |
| ·政府质量管理思想演变历程 | 第16-17页 |
| ·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 第17-21页 |
| ·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思想 | 第17-19页 |
| ·政府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要素 | 第19-20页 |
| ·政府全面质量管理与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比较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广西基层政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21-38页 |
| ·广西基层政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 第21-30页 |
| ·在基层政府内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 第21-27页 |
| ·在基层政府外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 第27-30页 |
| ·广西基层政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可行性 | 第30-38页 |
| ·客观必然性 | 第30-31页 |
| ·理论可行性 | 第31-32页 |
| ·实践可行性 | 第32-33页 |
| ·现实可行性 | 第33-36页 |
| ·地域特殊性 | 第36-38页 |
| 第三章 广西基层政府面临的质量管理困境 | 第38-44页 |
| ·广西基层政府质量管理面临的理论困境 | 第38-40页 |
| ·公共产品政府垄断性与公众需求多样性之间存在矛盾 | 第38页 |
| ·政府产出的质与量难以测定和量度 | 第38-39页 |
| ·基层政府服务对象范畴难以界定 | 第39页 |
| ·公众对政府的监督力量薄弱 | 第39-40页 |
| ·广西基层政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遇到的现实阻力 | 第40-44页 |
| ·基层政府行政理念落后 | 第40-41页 |
| ·质量管理体系尚未真正全面建立 | 第41页 |
| ·基层政府组织结构不合理 | 第41-42页 |
| ·基层干部群众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 第42-44页 |
| 第四章 广西基层政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模式设计 | 第44-66页 |
|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理念 | 第44-46页 |
| ·顾客第一 | 第44页 |
| ·领导作用 | 第44-45页 |
| ·全员参与 | 第45页 |
| ·全程管理 | 第45页 |
| ·持续改进 | 第45-46页 |
| ·基层政府工作质量衡量标准界定 | 第46-49页 |
| ·基层政府的服务质量特性 | 第46页 |
| ·衡量基层政府工作质量的根本尺度 | 第46-49页 |
|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 第49-51页 |
| ·服务顾客原则 | 第49页 |
| ·系统运作原则 | 第49页 |
| ·科学量化原则 | 第49页 |
| ·持续改进原则 | 第49-50页 |
| ·预防性原则 | 第50页 |
| ·PDCA原则 | 第50-51页 |
|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步骤 | 第51-58页 |
| ·筹划准备阶段 | 第51-56页 |
| ·实施改进阶段 | 第56-57页 |
| ·评价提高阶段 | 第57-58页 |
|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策略 | 第58-66页 |
| ·多方面促进基层政府转型 | 第58-59页 |
| ·多途径引进全面质量管理 | 第59页 |
| ·多战略推动全面质量管理运行 | 第59-60页 |
| ·多方式提供公共产品(服务) | 第60-61页 |
| ·科学划归属于基层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类型 | 第61-62页 |
| ·注重提升公共产品(服务)价值 | 第62-63页 |
| ·建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质量改进机制 | 第63页 |
| ·充分授权和扩大参与 | 第63-66页 |
| 结语 | 第66-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 附录 | 第72-80页 |
| 1. 政府(部门)质量管理调查问卷 | 第72-74页 |
| 2. 学习文件计划表 | 第74-75页 |
| 3. 文件修改申请表 | 第75-76页 |
| 4. 个人检查登记表 | 第76-77页 |
| 5. 科室检查登记表 | 第77页 |
| 6. 部门检查登记表 | 第77-78页 |
| 7. 质量改进通知单 | 第78-79页 |
| 8. 质量回访登记表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