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保”背景下养老基金运行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选题背景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14-15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新农保”的概念及特点 | 第15-16页 |
·“新农保”的概念 | 第15页 |
·“新农保”的特点 | 第15-16页 |
·农村养老基金运行机制的概念及特点 | 第16页 |
·农村养老基金运行机制的概念 | 第16页 |
·农村养老基金运行机制的特点 | 第16页 |
·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外部性理论 | 第16-17页 |
·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17-18页 |
·俱乐部理论 | 第18-19页 |
·发展经济学理论 | 第19-20页 |
3 农村养老基金运行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0-30页 |
·筹资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0-26页 |
·筹资机制的现状 | 第20页 |
·筹资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0-26页 |
·投资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6-30页 |
·投资机制的现状 | 第26-27页 |
·投资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7-30页 |
4 国外农村养老基金运行经验及启示 | 第30-38页 |
·老牌发达国家农村养老基金运行模式:德国模式 | 第30-32页 |
·新兴发达国家养老基金运行模式:新加坡模式 | 第32-33页 |
·发展中国家农村养老基金运行模式:智利模式 | 第33-35页 |
·国外农村养老基金运行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35-38页 |
·适应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 | 第35页 |
·兼顾经济与社会效益 | 第35-36页 |
·投资渠道要进行科学组合 | 第36-37页 |
·各方主体要做到权责清晰、互相制衡 | 第37-38页 |
5 完善农保基金运行机制的对策 | 第38-43页 |
·完善筹资机制的对策 | 第38-40页 |
·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 | 第38页 |
·废除保费捆绑制度 | 第38-39页 |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确定合理的筹资比例 | 第39页 |
·发行福利彩票,建立农村养老保险专项基金 | 第39-40页 |
·完善投资机制的对策 | 第40-43页 |
·建立省级基金统筹层次 | 第40页 |
·建立专门的农保基金管理机构 | 第40-41页 |
·完善农保基金投资法规 | 第41页 |
·建立科学的基金投资风险预警体系 | 第41-42页 |
·完善监督体系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