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含铬重金属废水微生物处理技术与机理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5页
第一章 引言第15-50页
 1.引言第15-50页
   ·水体中重金属的污染及其来源第17-22页
     ·重金属污染第17-20页
     ·重金属来源第20-22页
   ·重金属污染的危害第22-28页
   ·我国和欧盟部分国家对部分重金属的现行排放限值第28-31页
     ·总铬第28-29页
     ·六价铬第29页
     ·总镍第29-30页
     ·总镉第30页
     ·总银第30页
     ·总铅第30-31页
     ·总汞第31页
   ·重金属废水处理的传统技术方法第31-38页
     ·化学法第31-35页
     ·物理化学法第35-38页
   ·重金属废水处理的生物吸附法第38-45页
     ·生物吸附剂的来源和类型第39-40页
     ·生物吸机理第40-42页
     ·生物吸附过程第42-45页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45-47页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47-50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50-57页
   ·实验材料第50页
     ·实验用微生物第50页
     ·工业发酵废弃菌体第50页
   ·实验方法第50-57页
     ·培养基的配制第50-51页
     ·实验用菌体的培养及制备第51页
     ·Cr(Ⅵ)的测定方法第51-53页
     ·总铬的测定方法第53页
     ·吸附实验方法第53-54页
     ·金属离子去除率、吸附能力计算方法第54页
     ·红外线谱分析第54页
     ·扫描电镜生物样品的制备方法第54-55页
     ·试剂与仪器第55-56页
     ·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第56-57页
第三章 生物填充柱法对六价铬吸附的研究第57-75页
   ·前言第57-59页
   ·材料与方法第59-62页
     ·材料第59页
     ·方法第59-62页
   ·结果第62-73页
     ·吸附剂吸附性能的评定第62-63页
     ·预处理对Cr(Ⅵ)去除的影响第63-65页
     ·吸附等温线实验第65-67页
     ·Thomas模型的应用第67-70页
     ·填充柱吸附Cr(Ⅵ)的穿透曲线第70-71页
     ·吸附剂的再生和重复利用第71-73页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四章 磁性分离技术在生物吸附处理含铬废水中的应用第75-97页
   ·前言第75-78页
   ·材料和方法第78-80页
     ·材料第78页
     ·方法第78-80页
   ·结果第80-94页
     ·Fe_3O_4颗粒磁性的测定第80-81页
     ·生物功能磁珠的性能第81-82页
     ·吸附工艺流程第82页
     ·pH对生物功能磁珠吸附Cr(Ⅵ)的影响第82-83页
     ·温度对生物功能磁珠吸附Cr(Ⅵ)的影响第83页
     ·共存离子对生物功能磁珠吸附Cr(Ⅵ)的影响第83-85页
     ·生物功能磁珠对Cr(Ⅵ)的吸附能力第85-86页
     ·铬生物吸附的特性第86-87页
     ·Langmuir吸附等温线第87-88页
     ·吸附动力学第88-89页
     ·生物功能磁珠吸附的解吸附和重复利用第89-90页
     ·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分析第90-92页
     ·拉曼光谱分析第92-94页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第94页
   ·本章小结第94-97页
第五章 发酵工业副产品用于Cr(Ⅵ)的生物吸附研究第97-111页
   ·前言第97-98页
   ·材料与方法第98-99页
     ·材料第98页
     ·方法第98-99页
   ·结果第99-109页
     ·生物功能磁珠的性能第99页
     ·pH对生物功能磁珠吸附Cr(Ⅵ)的影响第99-101页
     ·温度对生物功能磁珠吸附Cr(Ⅵ)的影响第101-103页
     ·三种发酵工业废弃菌体磁珠的吸附能力第103-105页
     ·铬生物吸附的特性第105-106页
     ·Langmuir吸附等温线第106-107页
     ·吸附动力学第107-108页
     ·三种发酵工业废菌体磁珠的解吸附和重复利用第108-109页
   ·本章小结第109-111页
第六章 重金属生物吸附的机理研究第111-117页
   ·前言第111-112页
   ·Cr(Ⅵ)的生物吸附机理研究第112-116页
     ·pH对Cr(Ⅵ)生物吸附的影响第112-113页
     ·吸附Cr(Ⅵ)后的红外光谱分析结果第113-115页
     ·铬的吸附特性分析第115-116页
   ·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17-119页
   ·结论第117-118页
   ·展望第118-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3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6-137页
致谢第137-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连分式与Klein群
下一篇:中国凤仙花属Impatiens L.一些系统学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