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1.引言 | 第14-27页 |
·大蒜概况 | 第14-19页 |
·大蒜的起源与分类 | 第14-15页 |
·大蒜的利用价值 | 第15页 |
·大蒜育种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愈伤组织途径大蒜再生植株体系研究进展 | 第19-23页 |
·外植体的选择 | 第19-21页 |
·大蒜组织培养的条件 | 第21-22页 |
·由愈伤组织途径再生大蒜植株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多倍体育种 | 第23-26页 |
·多倍体育种在园艺生产中的意义 | 第23页 |
·秋水仙碱诱导多倍体 | 第23-24页 |
·多倍体鉴定方法研究 | 第24-26页 |
·葱属其他作物多倍体育种研究现状 | 第26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6-2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7-32页 |
·试验材料 | 第27页 |
·试验设计及研究方法 | 第27-29页 |
·大蒜鳞茎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27-28页 |
·秋水仙碱处理大蒜愈伤组织诱导四倍体 | 第28-29页 |
·大蒜四倍体生理生化特性及营养品质的研究 | 第29页 |
·主要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9-32页 |
·愈伤组织染色体倍性鉴定 | 第29页 |
·田间生长发育特性研究 | 第29-31页 |
·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 第31页 |
·产品器官营养组分比较 | 第31-3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2-60页 |
·大蒜鳞茎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32-44页 |
·大蒜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最优配方模型建立和分析 | 第32-39页 |
·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 | 第39-41页 |
·大蒜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的筛选 | 第41-42页 |
·大蒜愈伤组织生根培养基的筛选 | 第42页 |
·大蒜愈伤组织试管苗的移栽及其影响因素 | 第42-44页 |
·秋水仙碱处理大蒜愈伤组织诱导四倍体 | 第44-47页 |
·组织培养条件 | 第44页 |
·秋水仙素处理时间和浓度对四倍体诱导的影响 | 第44-46页 |
·愈伤组织染色体鉴定 | 第46页 |
·植株气孔观察比较 | 第46-47页 |
·秋水仙素处理大蒜愈伤组织与其他处理方法诱导大蒜四倍体植株的比较 | 第47页 |
·大蒜四倍体生理生化特性及营养品质的研究 | 第47-60页 |
·株高茎粗的比较 | 第47-48页 |
·叶片生长发育特性比较 | 第48-51页 |
·根系生长特性及根系活力的比较研究 | 第51-53页 |
·鳞茎和蒜薹生长发育特性和营养品质比较 | 第53-57页 |
·生理生化特性比 | 第57-60页 |
4. 讨论 | 第60-66页 |
·秋水仙素在组织培养过程中诱导大蒜四倍体植株的探讨 | 第60-63页 |
·植物激素配比对组织培养的影响 | 第60页 |
·继代次数对四倍体发生的影响 | 第60-61页 |
·组织培养过程中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对四倍体植株发生的影响 | 第61-63页 |
·秋水仙素田间其他处理方式诱导大蒜四倍体途径的探讨 | 第63-64页 |
·四倍体植株的鉴定体系的探讨 | 第64-66页 |
5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