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生态水力学原理及其在改善水质方面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水库生态调度模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本文所做的研究工作和创新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调度对三峡水库非汛期水流水质影响的定性分析 | 第14-29页 |
·非汛期三峡水库水质特点 | 第14-16页 |
·蓄水前非汛期三峡水库水质 | 第14页 |
·蓄水后非汛期三峡水库水质 | 第14-15页 |
·调度改善三峡水库水质的基本构想 | 第15-16页 |
·水库水流水质模拟的原理和方法 | 第16-20页 |
·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的控制方程 | 第16-19页 |
·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的求解 | 第19页 |
·三峡水库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 第19-20页 |
·调度方式对水库水流水质的影响因子分析 | 第20-27页 |
·不同的泄流过程对水库水流水质影响 | 第20-23页 |
·不同的运行方式对库区水流水质的影响 | 第23-26页 |
·支流水流达到临界流速时对电站调峰运行的约束分析 | 第26-27页 |
·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三峡水库非汛期生态调度模型的建模策略 | 第29-44页 |
·建模思路 | 第29页 |
·一维水动力模型及其求解 | 第29-35页 |
·基本方程(圣·维南方程组) | 第29-30页 |
·特征线法求解圣·维南方程组 | 第30-34页 |
·三峡水库水流模型及其验证 | 第34-35页 |
·一维水质模型及其求解 | 第35-41页 |
·基本方程 | 第35-36页 |
·四点隐式差分格式求解水质方程 | 第36-37页 |
·特征差分法求解水质方程 | 第37-39页 |
·水质模型的守恒性和稳定性分析及平均浓度的计算 | 第39-41页 |
·三峡水库非汛期生态调度模型的建立 | 第41-42页 |
·目标函数 | 第41页 |
·约束函数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模糊规划法 | 第44-61页 |
·模糊规划法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 | 第44-46页 |
·多目标非线性优化问题的基本概念 | 第44页 |
·多目标非线性优化问题的求解方法 | 第44-45页 |
·模糊规划法求解生态调度模型的步骤 | 第45-46页 |
·遗传算法求解水库优化调度问题 | 第46-50页 |
·遗传算法的基本思想 | 第46-47页 |
·遗传算法的基本概念 | 第47-48页 |
·遗传算法求解非汛期水库优化调度模型的步骤 | 第48-50页 |
·不同的运行方式下水质优化调度的求解和结果分析 | 第50-54页 |
·不同运行方式下水质改善最优的调度结果的求解过程 | 第50-51页 |
·不同运行方式下水质优化调度结果及其分析 | 第51-54页 |
·生态调度模型满意解的求解和结果分析 | 第54-59页 |
·电站调峰时生态调度模型满意解求解过程 | 第54页 |
·电站调峰时生态调度模型满意解的求解及其分析 | 第54-56页 |
·生态调度模型与常规调度模型计算结果对比 | 第56-59页 |
·关于改进生态调度模型的进一步探讨 | 第59-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4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