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铁路提速扩能相关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国外的研究和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的研究和发展现状 | 第14-19页 |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2章 山区铁路速度目标值研究 | 第21-44页 |
·铁路既有线提速的目标值 | 第21-22页 |
·山区铁路选择速度目标值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 第22-23页 |
·山区铁路的主要技术标准对提速的影响分析 | 第23-27页 |
·提速的限制性因素 | 第23-25页 |
·提速的制约因素 | 第25-27页 |
·山区铁路运输环境对提速的影响分析 | 第27-30页 |
·运输特点对提速的影响 | 第27-28页 |
·运营条件对提速的影响 | 第28页 |
·经济合理性对提速的影响 | 第28页 |
·市场竞争对提速的影响 | 第28-30页 |
·山区铁路提速区段及速度目标值的合理确定 | 第30-37页 |
·速度目标值确定过程及步骤 | 第30-31页 |
·合理确定提速区段 | 第31-33页 |
·合理确定区段的速度目标值 | 第33-37页 |
·实例:宝成线南段提速研究 | 第37-44页 |
·宝成铁路南段基本情况 | 第38-41页 |
·宝成线南段成江段提速改造目标值的确定 | 第41-42页 |
·提速方案研究 | 第42-44页 |
第3章 山区铁路扩能中牵引质量研究 | 第44-61页 |
·山区铁路牵引质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44-46页 |
·山区铁路牵引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第46-47页 |
·山区铁路牵引质量统一及提高 | 第47-50页 |
·线路纵断面的分析 | 第48页 |
·绘制吨公里图 | 第48-49页 |
·为统一牵引质量所采取的措施 | 第49-50页 |
·提吨中牵引质量的制定原则 | 第50页 |
·山区铁路牵引质量的发展 | 第50-61页 |
·统一重量标准和差别重量标准 | 第50-51页 |
·统一重量标准判别方法的构建 | 第51-52页 |
·实例分析 | 第52-60页 |
·牵引质量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 第60-61页 |
第4章 山区铁路运输能力利用研究 | 第61-76页 |
·铁路运输系统薄弱环节和能力利用率 | 第61-62页 |
·运输系统的薄弱环节及其限制作用 | 第61页 |
·运输能力利用率 | 第61-62页 |
·运输能力利用状态类型 | 第62页 |
·铁路运输技术指标系统模型和最优能力利用率分析 | 第62-66页 |
·铁路车流量、作业能力和技术指标系统模型 | 第62-64页 |
·铁路运输最优能力利用率 | 第64-66页 |
·铁路运输车流和作业能力分析 | 第66-68页 |
·物资调运线性规化模型的建立和最优车流值的确定 | 第66-67页 |
·最优作业能力和作业能力的调整 | 第67-68页 |
·编组站作业系统分析 | 第68页 |
·实例:编组站能力利用系统分析 | 第68-76页 |
·运输生产作业分析 | 第69-72页 |
·采取的对策 | 第72-75页 |
·优化后的系统指标分析 | 第75-76页 |
第5章 山区铁路提速扩能中能力协调研究 | 第76-91页 |
·协调概念及协调条件 | 第76-78页 |
·协调概念 | 第76页 |
·协调条件 | 第76-78页 |
·铁路运输系统点线协调发展研究的基本步骤 | 第78-79页 |
·山区铁路运输能力协调存在问题分析 | 第79-80页 |
·能力协调量比系数 | 第80-84页 |
·点线能力量比关系的定性分析 | 第80页 |
·点线和点上各设备间能力量比系数的确定方法 | 第80-84页 |
·实例:成都铁路枢纽扩能中能力协调分析 | 第84-91页 |
·成都铁路枢纽现状分析 | 第85-87页 |
·能力协调中存在问题 | 第87-88页 |
·成都北编组站点线能力协调研究 | 第88-91页 |
结论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
附录A | 第96-9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