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化过程中的城市养老模式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引言 | 第9-13页 |
一、研究背景: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研究的目的 | 第10页 |
2、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三、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1、研究的对象 | 第11页 |
2、研究的思路 | 第11-12页 |
3、研究的方法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城市养老模式概述与文献回顾 | 第13-23页 |
·基本概念 | 第13-17页 |
·“养”与“养老” | 第13页 |
·社会支持 | 第13-14页 |
·养老方式、养老模式以及养老体系 | 第14-15页 |
·家庭养老、社区养老、社会养老与社会化养老 | 第15-17页 |
·我国城市老年供养体系的文献回顾 | 第17-23页 |
·老年供养体系的资源系统 | 第17-18页 |
·老年供养系统中的养老模式 | 第18-21页 |
·老年供养体系的提供系统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 | 第23-29页 |
·系统理论 | 第23-24页 |
·个人支持系统理论 | 第24-25页 |
·养老支持系统理论 | 第25-26页 |
·城市社区保障理论 | 第26-27页 |
·社会嵌入理论 | 第27页 |
·社会角色理论 | 第27-29页 |
第三章 中国城市养老模式与国外模式 | 第29-39页 |
·中国目前城市存在的养老模式 | 第29-33页 |
·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 | 第29-30页 |
·居家养老模式 | 第30页 |
·社区养老模式 | 第30-31页 |
·社会福利养老模式 | 第31-32页 |
·其他养老模式 | 第32-33页 |
·国外养老模式 | 第33-36页 |
·同居型的日本家庭养老模式 | 第33-34页 |
·高福利的新加坡家庭养老模式 | 第34-35页 |
·独立型的欧美家庭养老模式 | 第35页 |
·加拿大等国的异地型的家庭养老模式 | 第35-36页 |
·东西方的养老公式以及养老文化的差异 | 第36-39页 |
·东西方养老公式的差异 | 第36-37页 |
·东西方养老文化的差异 | 第37-39页 |
第四章 一个案例:上海市养老模式的实证分析 | 第39-44页 |
·上海人口老龄化状况 | 第39-40页 |
·基本数据 | 第39-40页 |
·主要特点 | 第40页 |
·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原因分析 | 第40-41页 |
·社会现代化发展使人口寿命逐渐延长 | 第40页 |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年轻一代养老的负担加重 | 第40-41页 |
·社会管理方式的改变使隐性的社会养老职责显性化 | 第41页 |
·建设社会化养老的途径 | 第41-44页 |
第五章 中国城市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44-47页 |
·中国城市在解决养老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44-45页 |
·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面临挑战 | 第44-45页 |
·社区养老和社会福利养老具有一定局限性 | 第45页 |
·中国城市养老模式的发展趋势 | 第45-47页 |
·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的要求有所提高 | 第45-46页 |
·老年人养老意识的转变 | 第46页 |
·从“物质”养老转变为“精神”养老 | 第46-47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思考 | 第47-51页 |
·研究结论 | 第47-50页 |
·思考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个人简历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