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性河流河道渗漏试验与模拟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前言 | 第10-11页 |
| 1 研究意义、进展、内容与方法 | 第11-17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 ·非饱和水分的入渗 | 第12-13页 |
| ·非饱和水分运动的数值模拟 | 第13-15页 |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 2 研究区环境背景 | 第17-23页 |
| ·自然地理状况 | 第17-20页 |
| ·地理位置 | 第17页 |
| ·水文 | 第17-19页 |
| ·气象 | 第19-20页 |
| ·地形与地貌 | 第20-21页 |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1-23页 |
| ·地下水补给 | 第21-22页 |
| ·地下水的动态特征 | 第22-23页 |
| 3 含水介质的非饱和渗流特性研究 | 第23-37页 |
| ·样品组成与性质测定 | 第23-25页 |
| ·水分特征曲线的测定 | 第25-29页 |
| ·试验原理 | 第25页 |
| ·试验装置及测定方法 | 第25-2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6-29页 |
| ·水力传导度的测定 | 第29-32页 |
| ·试验原理 | 第30-31页 |
| ·试验装置及测定方法 | 第31-32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2页 |
| ·VAN GENUCHTEN 模型参数的拟合 | 第32-36页 |
| ·数学模型 | 第32-33页 |
| ·参数的确定 | 第33-34页 |
| ·水力传导度的拟合 | 第34-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4 季节性河流入渗的试验模拟 | 第37-53页 |
| ·一维垂向入渗 | 第38-41页 |
| ·试验装置及方法 | 第38-39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9-41页 |
| ·二维非饱和渗流 | 第41-47页 |
| ·试验装置及方法 | 第41-42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2-47页 |
| ·非饱和入渗现场试验 | 第47-51页 |
| ·试验场概况 | 第47页 |
| ·试验场的建立 | 第47-48页 |
| ·试验方法 | 第48-49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9-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5 河流入渗的数值模拟 | 第53-72页 |
| ·VS2DT 模型介绍 | 第53-54页 |
| ·水分运移的边界条件 | 第54-56页 |
| ·一维垂向入渗的数值分析 | 第56-62页 |
| ·模型验证 | 第56-59页 |
| ·模拟分析一维垂向入渗的影响因素 | 第59-62页 |
| ·二维入渗的数值分析 | 第62-70页 |
| ·模型验证 | 第62-65页 |
| ·模拟分析二维入渗的影响因素 | 第65-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