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临床研究 | 第9-17页 |
1 资料与方法 | 第9-10页 |
·研究对象 | 第9页 |
·诊断标准 | 第9页 |
·病例选择标准 | 第9-10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0-13页 |
·临床病例分组 | 第10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10-11页 |
·方法与步骤 | 第11-13页 |
·观察指标 | 第13页 |
·统计方法 | 第13页 |
3 一般资料 | 第13-15页 |
·两组患者年龄比较 | 第13-14页 |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 第14页 |
·两组患者病史比较 | 第14页 |
·两组患者自然月经周期第三天基础内分泌水平 | 第14页 |
·两组患者服药前肾虚证候积分比较 | 第14-15页 |
·两组患者服药前黄体中期血清E~2、P 水平 | 第15页 |
4 结果 | 第15-17页 |
·两组患者服药后肾虚证候积分变化 | 第15页 |
·两组患者服药后黄体中期血清E~2、P 水平 | 第15-16页 |
·两组患者服药后黄体中期子宫内膜 LIF 蛋白的表达 | 第16页 |
·两组患者服药后妊娠率比较 | 第16-17页 |
讨论 | 第17-28页 |
1. 黄体功能不健性不孕症的病因病机探讨 | 第17-19页 |
·祖国医学对黄体功能不健性不孕症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7-18页 |
·黄体功能不健性不孕症的发病机理研究 | 第18-19页 |
2. 黄体功能不健性不孕症治疗现状 | 第19-21页 |
·中医药治疗 | 第19页 |
·西医治疗 | 第19-20页 |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第20-21页 |
3. 子宫内膜容受性与LIF | 第21-23页 |
·子宫内膜容受性 | 第21-22页 |
·LIF 与子宫内膜容受性 | 第22-23页 |
4. 补肾中药对LPD 影响的探讨 | 第23-25页 |
·立法依据 | 第23-24页 |
·二至天癸方组方分析 | 第24-25页 |
5. 研究结果分析 | 第25页 |
6. 临床疗效机理探讨 | 第25-28页 |
·补肾中药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 | 第25-26页 |
·补肾中药可促进卵细胞发育,提高卵细胞质量 | 第26页 |
·补肾调冲中药改善生殖内分泌激素环境 | 第26-28页 |
结语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2页 |
综述 | 第32-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附录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