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1 绪论 | 第15-3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5-17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7-24页 |
·研究背景 | 第17-19页 |
·研究意义 | 第19-24页 |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24-26页 |
·传媒 | 第24页 |
·传媒产业 | 第24-26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6-29页 |
·研究方法 | 第26-28页 |
·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9-30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30-31页 |
2 文献综述 | 第31-53页 |
·传媒经济学文献综述 | 第31-39页 |
·西方传媒经济学文献综述 | 第31-37页 |
·中国传媒经济学文献综述 | 第37-39页 |
·产业发展理论综述 | 第39-49页 |
·产业发展问题研究的传统理论 | 第39-43页 |
·产业发展问题研究的现代理论 | 第43-49页 |
·传媒产业发展的理论综述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3页 |
3 传媒产业的特征 | 第53-65页 |
·传媒产业的一般特征 | 第53-54页 |
·传媒产业的本质特征 | 第54-61页 |
·传媒产业具有信息产业特征 | 第54-55页 |
·传媒产业具有文化产业特征 | 第55-57页 |
·传媒产业的盈利模式 | 第57-58页 |
·传媒产业发展潜力大 | 第58-59页 |
·传媒产业知识密集性 | 第59-60页 |
·传媒产业创新能力强 | 第60页 |
·传媒产业社会性和经济性兼顾 | 第60-61页 |
·传媒产业的运行特征 | 第61-63页 |
·传媒产业的发展特征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4 传媒产业的中国特色 | 第65-83页 |
·中国传媒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 | 第65-66页 |
·中国传媒产业的体制 | 第66-76页 |
·西方的公共传媒体制 | 第67-71页 |
·西方的商业传媒体制 | 第71-74页 |
·中国特色的传媒体制 | 第74-76页 |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 第76-77页 |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特征 | 第77-81页 |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为党和国家大局服务 | 第78-79页 |
·政府角色转变 | 第79-80页 |
·传媒自身发展的要求 | 第80页 |
·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 第80-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5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政府角色 | 第83-97页 |
·传媒产业发展中政府介入的必要性 | 第83-88页 |
·传媒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 | 第88-89页 |
·中国传媒产业政策分析 | 第89-93页 |
·传媒的投融资问题 | 第89-91页 |
·传媒跨界经营问题 | 第91-92页 |
·传媒市场进入问题 | 第92-93页 |
·传媒产业发展政府政策的博弈分析 | 第93-96页 |
·中国传媒国有与非国有资本博弈模型 | 第93-95页 |
·中国传媒国有与非国有资本合作博弈 | 第95-96页 |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6 传媒产业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 | 第97-113页 |
·宏观经济水平 | 第97-99页 |
·居民的消费结构 | 第99-103页 |
·创新能力 | 第103-107页 |
·居民收入水平 | 第107-109页 |
·经济结构 | 第109-110页 |
·城镇化水平 | 第110-111页 |
·本章小结 | 第111-113页 |
7 传媒的自身发展 | 第113-127页 |
·我国传媒产业发展的SCP分析 | 第113-120页 |
·中国传媒产业的市场结构 | 第113-117页 |
·中国传媒产业的市场行为 | 第117-118页 |
·中国传媒产业的市场绩效 | 第118-120页 |
·传媒自身能力要素 | 第120-122页 |
·传媒产业的企业竞争对策模型 | 第122-125页 |
·本章小结 | 第125-127页 |
8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定量模型的构建 | 第127-155页 |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和建立依据 | 第127页 |
·评价传媒产业发展的指标体系 | 第127-140页 |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评价的定量模型构建 | 第140-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153-155页 |
9 发达国家传媒产业发展的探索与借鉴 | 第155-167页 |
·政府、资本、技术三重支撑的美国传媒产业 | 第155-157页 |
·政府支持的欧洲传媒产业 | 第157-160页 |
·政府主导,创新驱动的日韩传媒产业 | 第160-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163-167页 |
10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战略 | 第167-179页 |
·市场为导向与政策扶持相结合,促进传媒产业发展 | 第167-171页 |
·理顺产权关系,实现经济关系市场化 | 第167-168页 |
·转变政府职能,完善传媒产业政策体系 | 第168-169页 |
·直接资助公益性传媒事业的发展 | 第169-170页 |
·建立健全传媒产业法律保障体系 | 第170-171页 |
·构建传媒产业创新战略,提升传媒产业竞争力 | 第171-173页 |
·形式上的创新 | 第171-172页 |
·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 第172-173页 |
·传媒品牌、文化提升战略 | 第173-175页 |
·实施品牌战略打造核心品牌 | 第173-174页 |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炼传媒企业核心文化 | 第174-175页 |
·传媒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战略 | 第175-177页 |
·实施“走出去”战略 | 第177-17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79-181页 |
全文总结 | 第179-180页 |
进一步研究的空间与展望 | 第180-181页 |
参考文献 | 第181-185页 |
附录 A | 第185-186页 |
作者简历 | 第186-18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