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词对照表 | 第9-10页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0-40页 |
第一章 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及其研究进展 | 第10-16页 |
1 细胞坏死与细胞程序性死亡 | 第10页 |
2 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特征 | 第10-12页 |
3 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调控因子 | 第12-13页 |
·活性氧 | 第12页 |
·与植物PCD相关的蛋白 | 第12-13页 |
4 逆境条件下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 第13-16页 |
·生物胁迫诱导的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 | 第13-14页 |
·非生物胁迫诱导的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中的类caspase蛋白酶 | 第16-24页 |
1 植物半胱氨酸蛋白酶概述 | 第16-17页 |
·参与贮存蛋白沉积和降解 | 第16页 |
·参与植物对胁迫的响应 | 第16-17页 |
·参与衰老和细胞程序性死亡 | 第17页 |
2 植物中的类caspase蛋白酶 | 第17-24页 |
·Metacaspases | 第18-19页 |
·Saspase | 第19页 |
·液泡加工酶 | 第19-24页 |
第三章 生物信息学研究进展 | 第24-30页 |
1. 生物信息学概述 | 第24页 |
2. 生物信息学的产生和发展 | 第24-25页 |
3. 生物信息学的研究内容 | 第25-28页 |
·生物信息学数据库 | 第25-26页 |
·基因组信息学的研究 | 第26-27页 |
·蛋白质组信息学的研究 | 第27-28页 |
4 生物信息学的发展趋势 | 第28-30页 |
·研究目标由组成转向功能 | 第28页 |
·研究内容由静态转向动态 | 第28-29页 |
·研究角度由局部性转向整体性 | 第29页 |
·研究方法由单一转向综合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40页 |
第二篇 研究论文 | 第40-68页 |
第一章 高等植物液泡加工酶VPE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0-62页 |
1 前言 | 第40-41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41-43页 |
·数据库的查询和搜索 | 第41页 |
·序列联配和系统进化树分析 | 第41-42页 |
·基序分析和亚细胞定位分析 | 第42-4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3-60页 |
·水稻和拟南芥中VPE基因的鉴定 | 第43-47页 |
·拟南芥和水稻中VPE蛋白的系统进化树分析 | 第47-50页 |
·拟南芥和水稻中VPE蛋白的保守序列分析 | 第50-55页 |
·拟南芥和水稻中VPE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分析 | 第55-60页 |
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二章 盐胁迫诱导水稻根尖细胞PCD过程中VPE转录水平变化 | 第62-66页 |
1 前言 | 第6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62-64页 |
·水稻的培养 | 第62页 |
·总RNA的提取 | 第62-64页 |
·RT-PCR | 第6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64-65页 |
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全文结论 | 第68-70页 |
创新之处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