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

苍白芽孢杆菌和安徽鞘氨醇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多相分类学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符号与缩略词第11-12页
第一章 芽孢杆菌属系统分类学研究进展第12-26页
 1 细菌分类学研究方法第12-14页
   ·传统分类法第12页
   ·数值分类法第12-13页
   ·化学分类法第13页
   ·分子分类法第13-14页
 2 芽孢杆菌的分类学地位及其包括的成员第14-16页
 3 芽孢杆菌属细菌的一般鉴定特征第16-18页
   ·形态特征第16页
   ·生理生化特征第16-17页
     ·氧气、温度需求第16页
     ·运动能力第16页
     ·色素类型第16页
     ·盐度需求第16-17页
     ·酶类活性特点第17页
     ·抗生素产生特性第17页
   ·化学组分特征第17页
     ·脂肪酸甲酯及呼吸链异戊二烯醌类型特征第17页
     ·细胞壁化学类型和磷酸类脂第17页
   ·分子遗传学特征第17-18页
 参考文献第18-26页
第二章 鞘氨醇杆菌属的研究进展第26-32页
 1 鞘氨醇杆菌属的分类学地位及其主要成员第26-28页
 2 鞘氨醇杆菌属细菌的一般鉴定特征第28-29页
   ·形态特征第28页
   ·生理生化特征第28-29页
     ·氧气、温度需求第28页
     ·运动能力第28页
     ·色素类型第28页
     ·盐度需求第28页
     ·酶类活性特点第28-29页
     ·抗生素耐受第29页
   ·化学组分特征第29页
     ·脂肪酸甲酯的类型第29页
     ·醌及其它细胞中化学成分第29页
   ·分子遗传学特征第29页
 参考文献第29-32页
第三章 苍白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新种地位的确定第32-54页
 1 材料和方法第32-40页
   ·供试菌株和培养基第32-33页
   ·形态观察第33页
   ·生理生化性状和碳源利用分析第33页
   ·其他生理生化性状的测定第33-35页
     ·生长温度的测定第33页
     ·pH耐受范围和最适pH测定第33-34页
     ·耐盐性检测第34页
     ·特征性酶类活性检测第34-35页
   ·G+C mol%含量测定第35-36页
     ·菌体的培养和收集第35页
     ·DNA的提取和纯化第35页
     ·变温熔链法(TM)测定G+C含量摩尔含量第35-36页
   ·细胞化学组分分析第36-39页
     ·MIDI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分析脂肪酸第36-37页
     ·薄层层析(TLC)结合高效液相(HPLC)改良法法检测异戊二烯醌第37-38页
     ·纯细胞壁氨基酸分析第38页
     ·细胞磷脂分析第38-39页
   ·16S rDNA序列测定及系统发生分析第39-4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0-48页
   ·革兰氏染色、菌落形态、菌体形态观察第40-41页
   ·生理生化性状和碳源利用分析第41页
   ·其他生理生化性状的测定第41-43页
   ·细胞化学组分分析结果第43-46页
     ·脂肪酸分析结果第43-45页
     ·细胞呼吸链异戊二烯醌、细胞壁肽聚糖、磷酸类脂分析结果第45-46页
   ·G+C mol%含量测定结果第46页
   ·16S rDNA序列测定及系统发生分析结果第46-48页
 3 讨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4页
第四章 安徽鞘氨醇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新种地位的确定第54-68页
 1 材料和方法第54-56页
   ·供试菌株和培养基第54-55页
   ·形态观察第55页
   ·生理生化性状和碳源利用分析第55页
   ·其他生理生化性状的测定第55页
     ·生长温度的测定第55页
     ·pH耐受范围和最适pH测定第55页
     ·耐盐性检测第55页
     ·特征性酶类活性检测第55页
   ·G+C mol%含量测定第55-56页
   ·细胞化学组分分析第56页
   ·16SrDNA序列测定及系统发生分析第5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6-63页
   ·革兰氏染色、菌落形态、菌体形态观察第56-57页
   ·生理生化性状和碳源利用分析第57页
   ·其他生理生化性状的测定第57-59页
   ·细胞化学组分分析结果第59-61页
     ·脂肪酸分析结果第59-61页
     ·细胞呼吸链异戊二烯醌分析结果第61页
   ·G+C mol%含量测定结果第61-62页
   ·16S rDNA序列测定及系统发生分析结果第62-63页
 3 讨论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创新之处第68-70页
致谢第70-7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第72-74页
附录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盐胁迫响应中拟南芥磷脂酶Dα1与硝酸还原酶2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高等植物液泡加工酶VPE家族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