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家庭暴力概述 | 第9-16页 |
一、家庭暴力的法律界定 | 第9-12页 |
(一) 国际公约对于家庭暴力的界定 | 第9页 |
(二) 我国家庭暴力的法律界定 | 第9-12页 |
二、家庭暴力的特征 | 第12-14页 |
(一) 主体双方的反差性 | 第12-13页 |
(二) 持续性 | 第13页 |
(三) 反复性 | 第13页 |
(四) 隐蔽性 | 第13页 |
(五) 故意性和伤害性 | 第13-14页 |
三、家庭暴力的危害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家庭暴力民事责任的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一、道德调整的局限性与法律介入的必要性 | 第16-17页 |
(一) 道德预防家庭暴力的局限性 | 第16页 |
(二) 法律介入的必要性 | 第16-17页 |
二、家庭暴力民事责任的必要性 | 第17-20页 |
第三章 对我国现行家庭暴力立法及民事责任评析 | 第20-24页 |
一、我国关于家庭暴力的现行立法 | 第20-21页 |
(一) 原则性规定 | 第20页 |
(二) 具体性的保护性规定 | 第20-21页 |
二、关于家庭暴力民事责任的规定及评析 | 第21-24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家庭暴力的民事责任的建议 | 第24-36页 |
一、民事保护令:非财产责任的一种"前引"性制度 | 第24-30页 |
(一) 民事保护令的本质 | 第24页 |
(二) 民事保护令的比较法考察及启示 | 第24-27页 |
(三) 民事保护令作为家庭暴力民事责任的"前引"性制度 | 第27-28页 |
(四) 与民事保护令相衔接的民事责任的特殊形式 | 第28-30页 |
二、财产责任 | 第30-36页 |
(一) 家庭内赔偿责任 | 第31-34页 |
(二)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 | 第34-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