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戏剧艺术论文--戏剧艺术理论论文--戏剧艺术史论文

戏剧中的历史与历史中的戏剧--周贻白戏剧观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7-9页
引言第9-20页
 一、 研究意义第11-14页
 二、 研究现状第14-15页
 三、 研究方法第15-16页
 四、 研究范围第16页
 五、 课题创新点第16-17页
 六、 相关概念界定第17-20页
第一章 周贻白的戏剧实践期第20-48页
 第一节 三本史著中关于中国戏剧起源的推演辨析第22-27页
 第二节 《中国剧场史》的意义第27-33页
  一、 中国戏剧本体内涵研究方向的转折点第27-29页
  二、 中国戏剧本体外延研究范围的确立第29-30页
  三、 中国戏剧舞台艺术的外在表征第30-31页
  四、 "非奏之场上不为功"的雏成第31-33页
 第三节 剧作中戏剧观的运用第33-48页
  一、 在早期中国戏剧界与电影界的影响力第34-42页
  二、 以"非奏之场上不为功"发挥戏剧艺术强大的社会功能性第42-45页
  三、 以"非奏之场上不为功"把握戏剧艺术故事表演的规律性第45-48页
第二章 周贻白的学术研究期第48-75页
 第一节 四本史著中关于中国戏剧起源的理论再述第50-60页
 第二节 中国戏剧历史发展中民间与宫廷的辩证关系第60-69页
  一、 民间戏剧作为中国戏剧发展主体地位的确认第61-64页
  二、 宫廷对民间戏剧的雅化和提升第64-67页
  三、 中国戏剧历史发展中民间戏剧与宫廷戏剧的联动第67-69页
 第三节 戏剧创作中的平民化、通俗化倾向第69-75页
第三章 周贻白戏剧观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启示第75-101页
 第一节 承前启后的明灯第75-80页
  一、 承前第75-77页
  二、 启后第77-80页
 第二节 对当代戏剧研究与创作的学术价值启示第80-95页
  一、 对当代戏剧研究的启示第80-91页
   (一) 戏剧学研究本体的回归第80-83页
   (二) 戏剧学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的拓宽第83-86页
   (三) 民间戏剧与宫廷戏剧的互动互融关系第86-88页
   (四) 中国戏剧起源的多元并起第88-89页
   (五) 三大声腔源流的提出第89-91页
  二、 对当代戏剧创作的启示第91-95页
   (一) 戏改问题第91-93页
   (二) 戏剧遗产保护问题第93-95页
 第三节 对中国戏剧历史发展规律的把握第95-101页
余论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10页
附录一、 周贻白生平及创作年表第110-123页
附录二、 对周华斌先生的采访稿第123-149页
 (一) 中国戏剧的起源第123-135页
 (二) 戏剧电影创作第135-141页
 (三) 民间戏剧与宫廷戏剧的关系第141-145页
 (四) 戏曲改革与戏剧遗产保护的关系第145-149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第149-150页
致谢第150页

论文共1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京剧艺术片发展与审美研究
下一篇:景观剧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