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前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生育保险的内涵及发展历程 | 第8-18页 |
第一节 生育保险的内涵 | 第8-10页 |
一、生育保险的定义 | 第8页 |
二、生育保险的特点 | 第8-10页 |
第二节 生育保险立法历程 | 第10-11页 |
一、生育保险立法形成阶段 | 第10页 |
二、生育保险立法发展阶段 | 第10-11页 |
三、生育保险立法改革阶段 | 第11页 |
第三节 我国生育保险立法现状 | 第11-18页 |
一、实行生育保险制度改革之后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有关政策法规 | 第12-14页 |
二、立法规定的具体内容分析 | 第14-18页 |
第二章 生育保险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18-25页 |
第一节 生育保险立法存在的问题 | 第18-22页 |
一、生育保险立法的可执行性差 | 第18-19页 |
二、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小 | 第19-20页 |
三、生育保险社会统筹层次低 | 第20-21页 |
四、生育保险基金结余率过高 | 第21-22页 |
五、生育保险现有立法存在两种"逆向选择" | 第22页 |
第二节 生育保险立法问题之原因分析 | 第22-25页 |
一、生育保险立法层次低 | 第22-23页 |
二、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了生育保险的发展水平 | 第23页 |
三、生育保险基金的管理不科学 | 第23-24页 |
四、生育保险的社会意识不强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完善生育保险立法的思路与建议 | 第25-32页 |
第一节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 第25-28页 |
一、指导思想 | 第25-26页 |
二、基本原则 | 第26-28页 |
第二节 完善立法的建议 | 第28-32页 |
一、提高生育保险立法层次 | 第28-29页 |
二、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提高生育保险社会统筹层次 | 第29-30页 |
三、切实履行"以支定收,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则 | 第30页 |
四、改变生育保险的筹资模式,防范"逆向选择" | 第30页 |
五、明确执法主体 | 第30-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致谢 | 第33-34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