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西部地区荒漠化法律问题研究--以甘肃民勤沙化治理为例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我国荒漠化现状及成因 | 第8-13页 |
| ·荒漠化用语界定 | 第8-9页 |
| ·荒漠化(Desertification)的定义 | 第8页 |
| ·沙漠与荒漠,沙漠化与荒漠化概念比较 | 第8-9页 |
| ·荒漠化现状描述 | 第9-11页 |
| ·全球荒漠化的现状 | 第9页 |
| ·我国荒漠化的现状 | 第9-10页 |
| ·西部甘肃民勤荒漠化现状 | 第10-11页 |
| ·土地荒漠化的成因 | 第11-13页 |
| ·气候与地貌因素是土地荒漠化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 | 第11页 |
| ·不合理的经营是土地荒漠化发展的人为因素 | 第11-12页 |
| ·人为活动是土地荒漠化扩大的决定性因素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土地荒漠化防治的立法现状 | 第13-17页 |
| ·国际公约与国外相关立法 | 第13-14页 |
| ·国际公约 | 第13页 |
| ·国外相关立法 | 第13-14页 |
| ·我国有关荒漠化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 | 第14-15页 |
| ·甘肃荒漠化立法情况 | 第15-17页 |
| 第三章 我国荒漠化防治法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 第17-23页 |
| ·《防沙治沙法》实施的局限性 | 第17页 |
| ·自然资源产权设置不够明晰 | 第17-18页 |
| ·相关法律的实施和荒漠化问题 | 第18-20页 |
| ·土地法实施与荒漠化 | 第18-19页 |
| ·水法实施与荒漠化 | 第19-20页 |
| ·资源协调管理的法律缺陷 | 第20-21页 |
| ·荒漠化防治资金来源单一且没有有力保障 | 第21页 |
| ·因为产权不明晰,对荒漠化治理者的保护力度不够 | 第21-23页 |
| 第四章 完善西部地区荒漠化防治法律制度的构想 | 第23-31页 |
| ·建立资源可持续利用承载力标准 | 第23页 |
| ·建立合理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 | 第23-27页 |
| ·我国自然资源产权的制度体系 | 第24-25页 |
| ·我国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应用价值及其实现障碍 | 第25-26页 |
| ·建立科学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之构想 | 第26-27页 |
| ·理顺行政权限,明确行政职责 | 第27-28页 |
| ·大力发展沙产业,把防治荒漠化与发展经济相结合 | 第28页 |
| ·建立防沙治沙激励制度 | 第28-31页 |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第33-34页 |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