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1. 追究国有企业高管非法侵占国有资产民事责任的立法现状 | 第12-26页 |
·国有企业高管的界定 | 第12-13页 |
·实体法现状 | 第13-19页 |
·行使归入权 | 第13-15页 |
·返还财产 | 第15-16页 |
·确认国有产权转让行为无效 | 第16-18页 |
·赔偿损失 | 第18-19页 |
·程序法现状 | 第19-26页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 | 第20-24页 |
·适用民事诉讼的困顿 | 第24-26页 |
2. 国资委是追究高管非法侵占国有资产民事责任的适格主体 | 第26-35页 |
·国资委与检察院启动民事程序分析 | 第26-31页 |
·检察院启动民事督促起诉程序的实然分析 | 第26-27页 |
·检察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应然分析 | 第27-29页 |
·国资委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的应然分析 | 第29-31页 |
·国资委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分析 | 第31-35页 |
·国资委是国有企业的国有股东 | 第31-33页 |
·国资委是股东代表诉讼适格原告 | 第33-35页 |
3. 国资委追究国企高管民事责任的制度设置 | 第35-48页 |
·国资委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的前置程序规则 | 第35-37页 |
·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的一般规则 | 第35页 |
·国资委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的特殊规则 | 第35-37页 |
·明确国资委在股东代表诉讼中的诉讼地位 | 第37-39页 |
·国资委在“两层次模式”国有企业高管侵权诉讼中的原告资格 | 第37-38页 |
·国资委在“三层次模式”国有企业高管侵权诉讼中的原告资格 | 第38-39页 |
·立法设计国资委追究国有企业高管民事责任的义务 | 第39-41页 |
·一般股东追究国有企业高管民事责任权利设计的原因分析 | 第39页 |
·国资委追究国有企业高管民事责任义务设计的原因分析 | 第39-41页 |
·明确国资委不提起国有股权代表诉讼的法律责任 | 第41-44页 |
·行政责任 | 第42-44页 |
·刑事责任 | 第44页 |
·确定国资委提起股东代表诉讼民事赔偿的归属 | 第44-46页 |
·民事赔偿归属国有企业 | 第44-45页 |
·民事赔偿应部分用于补偿国资委的诉讼费用 | 第45-46页 |
·败诉的风险归于国资委 | 第46-48页 |
·国资委对国有企业高管的赔偿 | 第46-47页 |
·国资委对国有企业的赔偿 | 第47-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