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论文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0-12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第12-13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12-13页 |
·论文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第13页 |
·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13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3页 |
·论文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第13-14页 |
·论文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4-16页 |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4页 |
·论文研究的不足 | 第14-16页 |
2 公平性整体性缺失与城乡统筹的必要性思索 | 第16-23页 |
·我国城乡二元分治的历史演绎 | 第16-18页 |
·初期阶段 | 第16-17页 |
·改革和反复阶段 | 第17页 |
·二元分治现状 | 第17-18页 |
·公平性整体流失现状及危害 | 第18-19页 |
·公平性整体流失现状 | 第18-19页 |
·公平性整体流失的危害 | 第19页 |
·城乡统筹的必要性思考 | 第19-23页 |
·是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 第20-21页 |
·是特殊区情下建设和谐重庆的必然要求 | 第21-23页 |
3 公平性缺失的历史演绎是城乡统筹理论前提 | 第23-35页 |
·公平性整体缺失的历史演绎 | 第23-27页 |
·城乡二元演进——统筹城乡公平的基本前提 | 第24-25页 |
·城市危机——资本主义城乡公平性缺失的必然结果 | 第25-27页 |
·被动公平——城乡统筹理论的系统化实践阶段 | 第27-29页 |
·城乡统筹的相关理论综述 | 第29-35页 |
·国外相关研究成果 | 第29-31页 |
·国内相关研究成果 | 第31-33页 |
·城乡统筹建设的内涵与特征 | 第33-35页 |
4 城乡统筹的三层次四阶段划分及其社会主义新发展 | 第35-38页 |
·城乡统筹的三层次四阶段划分 | 第35-36页 |
·城乡统筹的社会主义中国化新发展——公平的理想与现实的变奏 | 第36-38页 |
5 国内外城乡统筹发展经验及其对重庆的启示 | 第38-43页 |
·国内城乡统筹发展的经验 | 第38-39页 |
·国外城乡统筹发展的经验 | 第39-43页 |
·日本的城乡统筹建设经验 | 第39-41页 |
·韩国的“新村运动”及其经验 | 第41-43页 |
6 新时代背景下城乡统筹与社会制度供给——公平的时代演绎 | 第43-48页 |
·城乡统筹工具理性向以公平为内核的价值理性过渡的二大前提 | 第43-45页 |
·经济学前提 | 第43-44页 |
·社会学前提 | 第44-45页 |
·社会制度供给——公平的可能性发展思路 | 第45-48页 |
7 新时期实践公平的省级城乡统筹平台——重庆 | 第48-54页 |
·重庆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思路 | 第48-50页 |
·重庆城乡统筹的实践经验与理论创新 | 第50-54页 |
·统筹观念谋发展 | 第51-52页 |
·统筹要素抓重点 | 第52-54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研究结论 | 第54-55页 |
·研究展望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 | 第60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奖项 | 第60页 |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