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和谐建设中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研究--以广西马安庄养鱼协会为例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7页 |
| ·研究的缘起 | 第8-9页 |
| ·相关研究文献回顾 | 第9-14页 |
| ·关于农民组织与农民组织化的研究 | 第9-10页 |
| ·我国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历史回顾 | 第10-12页 |
| ·相关学科对经济合作组织的研究综述 | 第12页 |
| ·人类学对经济合作组织的研究 | 第12-14页 |
| ·理论与方法 | 第14-17页 |
| ·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14-15页 |
|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 2 田野调查点概况 | 第17-23页 |
| ·地理位置与生态环境 | 第17-19页 |
| ·广西上林县概况 | 第17页 |
| ·广西马安庄概况 | 第17-19页 |
| ·民族与风俗 | 第19-21页 |
| ·族源与宗族传统 | 第19-20页 |
| ·风俗习惯 | 第20-21页 |
| ·家庭类型及人口特征 | 第21-22页 |
| ·马安庄的家庭类型 | 第21页 |
| ·马安庄的人口特征 | 第21-22页 |
| ·经济、文化新风尚 | 第22-23页 |
| 3 经济协会——在经济合作中的发展 | 第23-32页 |
| ·网箱养鱼的兴起 | 第23-24页 |
| ·网箱养鱼协会的运作 | 第24-31页 |
| ·经济的合作运作 | 第24-25页 |
| ·市场的合作运作 | 第25-27页 |
| ·技术的合作运作 | 第27-31页 |
| ·经济合作组织的保护 | 第31-32页 |
| 4 大传统与小传统及地方性知识 | 第32-46页 |
| ·国家在场——大传统的“理性” | 第32-35页 |
| ·传统与努力——小传统的“礼性” | 第35-43页 |
| ·土地、清水河与工商传统——建一个水上马安 | 第35-38页 |
| ·宗族复兴——“熟人社会”的规则 | 第38-42页 |
| ·超越村落——“集团式”思维 | 第42-43页 |
| ·地方性知识——再建一个水上马安 | 第43-46页 |
| ·合作——经验的表达 | 第43-44页 |
| ·乡土知识 | 第44-46页 |
| 5 结果与讨论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