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9页 |
·研究的缘起 | 第11-15页 |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 第15-1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9-28页 |
·理论意义 | 第20-27页 |
·实践意义 | 第27-28页 |
·相关研究综述及本文创新之处 | 第28-37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28-34页 |
·创新之处 | 第34-37页 |
·研究方法 | 第37-38页 |
·综合性、跨学科的比较研究方法 | 第37-38页 |
·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 | 第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二章 视觉文化与建筑学 | 第39-60页 |
·视觉:文化与观念 | 第40-45页 |
·再现:一个视觉文化的关键词 | 第45-51页 |
·视觉文化的几次重要转向 | 第51-54页 |
·建筑学知识系统的建构 | 第54-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三章 透视:前现代时期的视觉与空间观念 | 第60-90页 |
·从线性透视到画法几何 | 第61-72页 |
·透视的观念意义 | 第72-75页 |
·透视学与造型艺术的知识建构 | 第75-88页 |
·新的知识与学院 | 第76-79页 |
·构图与画框 | 第79-81页 |
·如画的建筑 | 第81-83页 |
·绘画与绘图 | 第83-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第四章 现代视觉:20世纪初期的建筑与艺术 | 第90-172页 |
·新的绘画风格与视觉观念 | 第94-108页 |
·照相术与视觉观念的颠覆 | 第94-96页 |
·风格的转向 | 第96-102页 |
·抽象的视觉 | 第102-105页 |
·消解的中心 | 第105-108页 |
·从立体主义到柯布西耶 | 第108-134页 |
·立体主义及其它 | 第110-116页 |
·柯布西耶与纯粹主义绘画 | 第116-122页 |
·机器、视觉形式与建筑漫游 | 第122-130页 |
·透明性:现代艺术观念的建筑学释义 | 第130-134页 |
·抽象艺术与建筑的国际风格 | 第134-169页 |
·从表现主义到风格派 | 第136-148页 |
·包豪斯:现代艺术与建筑知识的更新 | 第148-156页 |
·抽象的感觉:密斯·凡·德·罗 | 第156-169页 |
·本章小结 | 第169-172页 |
第五章 视看的转移: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与绘画 | 第172-209页 |
·现代艺术的新方向 | 第172-188页 |
·关于杜尚:从观看到阅读或体验 | 第174-178页 |
·视觉艺术与观念的转向 | 第178-188页 |
·现代建筑的转变:回归具体性与视觉艺术的影响 | 第188-207页 |
·路易·康与"塞尚的疑惑" | 第189-194页 |
·大众文化与文丘里 | 第194-198页 |
·建造的诗学 | 第198-207页 |
·本章小结 | 第207-209页 |
第六章 当代的转变 | 第209-248页 |
·视觉文化与艺术的当代特征 | 第210-218页 |
·当代建筑的三个案例 | 第218-247页 |
·库哈斯与当代建筑新的可能 | 第219-230页 |
·"仿似"的镜面: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 | 第230-238页 |
·斯蒂文·霍尔与现象学的建筑 | 第238-247页 |
·本章小结 | 第247-248页 |
结论 | 第248-254页 |
从西方到东方:视觉文化与空间观念之比较 | 第249-251页 |
开放的视觉与当代建筑学 | 第251-254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254-258页 |
图片来源 | 第258-262页 |
人名汉译对照表 | 第262-26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267-269页 |
一、已发表(包括已接受待发表)的论文,以及已投稿、或已成文打算投稿、或拟成文投稿的论文情况(只填写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部分) | 第267-268页 |
二、与学位内容相关的其它成果(包括专利、著作、获奖项目等) | 第268-269页 |
致谢 | 第2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