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德治”思想初探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西周“德治”思想的渊源与基础 | 第9-18页 |
第一节 “德”的原始意义 | 第9-12页 |
一、“德”的起源与基础 | 第9-11页 |
二、“德”的内涵演进及周人的“德”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周人对夏、商道德思想的继承与反动 | 第12-14页 |
一、禹的楷模力量及夏的覆亡 | 第12-13页 |
二、汤的道德与汤的灭亡 | 第13-14页 |
第三节 西周“德治”思想产生的背景和基础 | 第14-18页 |
一、西周“德治”产生的背景 | 第14-15页 |
二、西周“德治”思想产生的基础 | 第15-18页 |
第二章 西周“德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18-36页 |
第一节 西周“德治”思想的内涵 | 第18-27页 |
一、西周“德治”思想之“以德配天” | 第18-20页 |
二、西周“德治”思想之“敬德保民” | 第20-22页 |
三、西周“德治”思想之“明德慎罚” | 第22-24页 |
四、西周“德治”思想之“周王懿行” | 第24-27页 |
第二节 西周时期的“德”与“法”及其相互关系 | 第27-31页 |
一、西周“法”的特征 | 第28-30页 |
二、西周“德”与“法”的关系 | 第30-31页 |
第三节 西周的主要道德规范 | 第31-34页 |
一、西周的孝道的起源及其特征 | 第31-32页 |
二、西周“德”、“孝”的分与合 | 第32-34页 |
第四节 “明德”——西周土地所有权的获得方式 | 第34-36页 |
第三章 西周“德治”思想的现代意义及其反思 | 第36-43页 |
第一节 西周的“德治”与“民本”思想 | 第36-40页 |
一、对于当时“德治”的定位及其评价 | 第36-38页 |
二、“民本”的思想精华及其缺失 | 第38-40页 |
第二节 “明德慎罚”的启示及其局限性 | 第40-41页 |
一、“明德慎罚”思想的启示 | 第40页 |
二、“明德慎罚”思想的局限性 | 第40-41页 |
第三节 “君德”的启示及其限度 | 第41-43页 |
一、加强“官德”建设的重要性 | 第41-42页 |
二、“周王懿行”之当今反思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