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文章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18页 |
第2章 我国原油进口海上运输通道重要性分析 | 第18-53页 |
·原油海上运输通道内涵及种类 | 第18-24页 |
·原油海上运输通道的内涵 | 第18-21页 |
·原油海上运输通道的种类 | 第21-22页 |
·原油海上运输通道的特点 | 第22-24页 |
·我国原油进口海上运输通道概况 | 第24-33页 |
·我国主要原油进口国(地区)简介 | 第24-26页 |
·我国原油进口海上运输通道状况 | 第26-33页 |
·未来我国原油进口海运量预测 | 第33-39页 |
·模型简介 | 第33页 |
·模型建立的步骤 | 第33-35页 |
·预测过程 | 第35-39页 |
·我国主要原油进口海运通道运量预测 | 第39-53页 |
·中东—中国原油进口海运通道运量预测 | 第39-48页 |
·非洲—中国原油进口海运通道运量预测 | 第48-51页 |
·小结 | 第51-53页 |
第3章 我国原油进口海上运输通道安全现状分析 | 第53-74页 |
·我国保障原油进口海上通道安全的措施 | 第53-56页 |
·我国原油进口海上运输通道安全现状 | 第53-54页 |
·我国保障原油进口海上运输通道安全的现有措施 | 第54-56页 |
·世界典型国家(地区)保障原油进口海上运输通道安全的措施 | 第56-59页 |
·美国保障原油进口海上运输通道安全的措施 | 第56-57页 |
·日本保障原油进口海上运输通道安全的措施 | 第57-58页 |
·印度保障原油进口海上运输通道安全的措施 | 第58-59页 |
·东盟保障原油进口海上运输通道安全的措施 | 第59页 |
·影响我国原油进口海上运输通道的安全要素分析 | 第59-74页 |
·影响原油海运通道的安全要素分类 | 第60-61页 |
·完全可控安全要素详解 | 第61-68页 |
·部分可控安全要素详解 | 第68-71页 |
·完全不可控安全因素详解 | 第71-74页 |
第4章 影响我国海上运输通道安全因素的定量分析 | 第74-88页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海上运输通道风险评价 | 第74-81页 |
·方法简介 | 第74-76页 |
·计算过程 | 第76-81页 |
·我国油轮船队规模定量确认模型 | 第81-88页 |
·建模背景 | 第81-82页 |
·模型建立 | 第82-83页 |
·模型求解 | 第83-88页 |
第5章 保障我国原油进口海上运输通道安全的建议 | 第88-95页 |
·合理调整我国的港口原油通过能力 | 第88页 |
·叫停不合理建设原油码头项目 | 第88页 |
·规范原油码头建设审批流程 | 第88页 |
·合理布局港口原油通过能力 | 第88页 |
·加快我国原油储备建设 | 第88-89页 |
·做好国家原油储备发展规划 | 第89页 |
·加快我国原油储备建设 | 第89页 |
·合理布局我国沿海原油码头 | 第89-90页 |
·加快本国油轮船队建设 | 第90-93页 |
·扩大我国油轮运力规模 | 第90-91页 |
·改善船队结构 | 第91页 |
·提升油轮企业国际竞争力 | 第91-92页 |
·切实落实“国油国运”政策 | 第92-93页 |
·加强国际合作 | 第93-95页 |
·加强与原油出口地区的沟通与合作 | 第93页 |
·丰富国际合作方式 | 第93-94页 |
·解决影响国际合作的因素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9页 |
附录 A 平滑系数α的C++语言求解过程 | 第99-100页 |
附录 B 运用Matlab求解2009-2013年中东-中国原油海运通道原油运量的网络程序 | 第100-102页 |
附录 C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海上原油运输通道安全评价Matlab迭代过程 | 第102-107页 |
附录 D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海上原油运输通道安全评价Matlab运算过程 | 第107-108页 |
附录 E 我国原油进口海上运输通道风险评价调查表 | 第108-11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110-111页 |
致谢 | 第111页 |